重症肌无力的中医病因病机
1.脾肾亏虚
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脾肾亏虚而发为重症肌无力。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肌肉、四肢,上下睑属脾,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肌肉、四肢失于濡养而出现乏力;中气不足,则上睑下垂、眼睛闭合不全,继之,则出现咀嚼无力,言语不清,气短不足以息。脾阳依赖肾阳温煦,肾虚火不生土则脾阳亦虚,运化失司而四肢无力。
从中医审证求因的角度来分析重症肌无力出现的各种证候,结合中医古籍进行考证,不难发现,重症肌无力的病因、病机与脾肾亏虚极其相关。
(1)上睑下垂:《北史》有“睑垂覆目不得视”的记载。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睢目候》日:“目是脏腑血气之精华,若血气虚、其皮缓纵,垂复于目,则不能开,此呼睢目。”清《银海指南·气病论》云:“中气不足,为眼皮宽纵。”《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称“眼睑垂缓”,黄庭镜《目经大成》称为“睑废”,后世称为“上胞下垂”。胞睑在眼科五轮中为“肉轮”,属脾土,司眼之开合,脾气虚弱,以致下垂不举。
(2)复视:《灵枢·大惑论》日:“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瞳神在眼科五轮中为“水轮”,属肾水,目得精而能视。又日:“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景岳全书·杂证谟》云:“真阴不足,本无火证,但目视无光及昏黑、倦视等证,悉由水亏血少而然。”阐明了复视、倦视与五脏六腑的精气虚损,尤其与肾水不足关系密切。
(3)声音嘶哑:《素问·海论》日:“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言而微……以气之夺也。”“阳盛已衰,故为喑也。”可见气少、气夺被认为是音微、音嘶的根源。
(4)咀嚼与吞咽困难:咀嚼与吞咽,均为唇、牙齿、舌本、咽喉等协同所司,为水谷仓廪之门户,也离不开五脏之经气。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口唇者为脾之华;咽喉者,水谷之道也;足少阴脉属肾、系舌本;足太阴脾连舌本、散舌下……均说明舌本与脾肾功能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咀嚼与吞咽与脾肾盛衰最为密切。
(5)抬头无力:头为诸阳之会。抬头为阳气能布上所致,若上气不足,气不上有,则抬头无力,故《灵枢·口问》日:“上气不足……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6)语言謇涩:口齿唇舌,尤其是舌具有发语音的功能。足太阴脾经,挟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灵枢·经别》日:“足太阴之正……上结于咽,贯舌本。”《灵枢·师传》日:“脾者,主为卫……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素问·脉要精微论》日:“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可见,脾虚日久可累及心及他脏致虚中挟实,如气虚血瘀、气虚痰阻等最终而演变成语言謇涩。
(7)全身无力:脾主肌肉、四肢。《灵枢·本神》日:“脾气虚则四肢不用。”《难经·十六难>云:“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有是者,脾也。”《素问·痿论》中根据痿证的病因、部位、临床表现及五脏所主,有皮痿、脉痿、筋痿、肉痿及骨痿五痿之分,其中的肉痿与重症肌无力的症状有类似之处。《素问·太阴阳明论》日:“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日,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以生,故不用焉。”这一论述强调四肢不用,痿软无力乃脾病所致,脾不为胃行其津液,气血不充而引起肌肉病变。
(8)呼吸困难:即肌无力危象。中医称之为“大气下陷”。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日:“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重症肌无力发展到发音、吞咽、呼吸困难阶段,往往出现痰涎壅盛,难以咯出的病证,此为脾肾久损,涉及肺虚的缘故,正切合“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2.痰浊阻滞
或因素体多痰.嗜食肥甘厚味,或因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而饮停痰聚,痰浊阻络,气血运行不畅,肌肉失于濡养而见上睑下垂,神疲乏力;痰浊阻滞咽喉、脉络、肢节,则见声音嘶哑,咀嚼、吞咽困难等。
综上所述,重症肌无力往往为脾肾两脏反复受损,导致五脏气血失调,或痰浊阻络,气血运行不畅,继则肺、心、肝等脏腑也出现相应的病变。
本页关键字:重症肌无力病因病机 重症肌无力 脾肾亏虚 痰浊阻滞 免费索取重症肌无力病因资料
上一篇: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有多少呢 下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