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之宗--梨
梨子自古被尊为“百果之宗”。秋季干燥,人容易上火,由此常使人觉得喉咙不舒服,此时多吃些梨对保护嗓子有好处。梨柔软多汁,味甘性寒,有清热、化痰、生津止渴等功效,尤其在秋季食用能明显缓解咽喉干燥。曾记得幼年时,遇到久咳不愈,长辈们常常用雪花梨配以川贝炖冰糖,让我们喝下,还真有奇效。事实上,梨子的功效并非局限于此。
梨富含膳食纤维,是最好的肠胃“清洁工”,特别是经常在酒店吃饭的人,饭后吃梨,能促进胃肠蠕动,使积存在体内的有害物质大量排出,避免便秘。
梨具有润燥消风的功效,在气候干燥时,人们常感到皮肤瘙痒、口鼻干燥,有时干咳少痰,每天吃一两个梨可缓解干燥。
梨含有较多糖类和多种维生素,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特别适合饮酒人士。
梨有助于肾脏排泄尿酸和预防痛风、风湿病和关节炎。
梨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并有利尿通便和解热作用,可用于高热时补充水分和营养。
梨味甘酸而平,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对喉干燥、痒、痛、音哑、痰稠等均有良效。
但是,人们常只知其功效,而忽略其性质是否适合自己的体质。由于梨性寒冷,体质虚寒、寒咳者不宜生吃,必须隔水蒸过,或者放汤,或与药材清炖亦可。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及产后血虚的人,不可多食。吃梨时也注意以下几方面:
梨性偏寒助湿,多吃会伤脾胃,故脾胃虚寒、畏冷食者应少吃。
梨含果酸较多,胃酸多者,不可多食,也不宜与碱性药同用,如氨茶碱、小苏打等。
梨有利尿作用,夜尿频者,睡前少吃梨。
血虚、畏寒、腹泻、手脚发凉的患者不可多吃梨,并且最好煮熟再吃,以防湿寒症状加重。
梨含有糖量高,糖尿病者当慎。慢性肠炎、胃寒病患者忌食生梨。
用以止咳化痰者,不宜选择含糖量太高的甜梨。
梨不应与螃蟹同吃,以防引起腹泻。因二者皆为冷利之品,同食伤肠胃。
吃梨时喝热水、食油腻食品会导致腹泻。
脾胃虚寒而致的大便稀薄和外感风寒而致的咳嗽痰白者忌用。妇人产后、小儿痘后忌用。
此外,饭后2~3个小时吃梨是最适合的,一天吃1个梨营养最易被吸收。梨生吃或煮冰糖梨水或榨汁均可。
本页关键字:百果之宗 梨子 清热 化痰 生津止渴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枸杞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入冬天寒易保暖,干燥上火怎么办?
- 突发心脏不适 中医急救有妙招
- 便秘是顽症,治疗需辩证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