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颜正华治疗胸痹验案四则

颜正华治疗胸痹验案四则

胸闷痛、气短属中医“胸痹”范畴,辨证为痰瘀凝滞,心脉痹阻,治以化痰活血,通络止痛。

典型验案1

张某,女,67岁。

初诊:2000年7月10日。

主诉:胸闷、心悸7年余。

现病史:7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心悸、胸闷等症,未予重视,后逐渐加重,1997年某日夜间突发心前区压榨性疼痛,痛及肩背,西医急诊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后好转出院,后一直服用西药控制病情。现心悸,胸闷痛,眩晕,头痛,眠差,纳可,偶多食胃胀,大便黏滞不爽,日1行。今早自测BP:90/60mmHg,舌红暗,苔薄白,舌下青紫,脉弦细。既往有脑血管供血不足、胆结石、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病史。

辨证:气滞血瘀,心脉痹阻。

治法:行气活血,疏通心络。

处方:全瓜蒌20g,薤白头12g,丹参30g,川芎10g,红花10g,陈皮10g,砂仁(后下)6g,炒枳壳6g,生黄芪15g,当归10g,神曲12g,佛手6g。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2000年7月17日。患者服上方7剂后,症状减轻,偶心悸,胸痛,纳可,二便调,舌暗,苔薄白,舌下青紫,脉弦细。

处方:全瓜蒌15g,薤白头12g,丹参30g,川芎10g,红花10g,陈皮10g,砂仁(后下)6g,炒枳壳6g,生黄芪18g,当归10g,神曲12g,佛手6g,制首乌15g。10剂,水煎服,日 1剂。

三诊:2000年7月27日。患者服上方10剂后,症状大减。上述症状偶发,余无不适,纳可,眠安,二便调,舌暗红少苔,舌下青紫,脉弦细。

处方:全瓜蒌15g,薤白头12g,丹参30g,川芎10g,红花10g,陈皮10g,砂仁(后下)6g,炒枳壳6g,生黄芪18g,当归10g,神曲12g,佛手6g,制首乌15g,炒白芍15g,甘草5g。10剂,水煎服,日1剂。药后胸痛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语 本案患者胸痹疼痛,舌红暗,舌下青紫,有典型的瘀血征象。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故出现胸痛;心主血脉,心脉痹阻,可见舌下青紫;心脉痹阻,清阳不升而出现眩晕、头痛,心脉痹阻,无以营养心神,故出现心悸、眠差。颜教授在治疗此疾病时以“通心络”为治疗的基本原则,方以瓜蒌薤白白酒汤为基本方加减。方中全瓜蒌利气宽胸,薤白头通阳散结,丹参活血养心,川芎理气活血,红花活血化瘀,陈皮、佛手理气止痛,枳壳理气宽胸,生黄芪补养心气,当归养血活血,神曲、砂仁调理脾胃而助药效吸收,诸药合用,证症结合,共奏通心脉之效。患者在连服7剂之后诸症减轻,故颜教授在守方的基础上,随症加减,以巩固疗效。

典型验案2

王某,女,55岁。

初诊:2000年1月10日。

主诉:心前区压榨性疼痛阵发20年。

现病史:患者于20年前因劳累而出现胸前区压榨性疼痛,牵及肩背。西医急诊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后症状好转,但劳累后易出现胸闷、心悸、气短等不适,为求进一步治疗,前来就诊。现心前区隐痛,伴心悸、胸闷、喘息咳唾,无肩背放射性疼痛,胃脘胀痛,纳呆,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舌下青紫,脉弦细。

辨证:痰瘀痹阻心络。

治法:行气活血,化痰通络。

处方:全瓜蒌15g,薤白12g,丹参30g,白蒺藜12g,香附10g,郁金12g,枳壳6g,吴茱萸15g,炒白芍15g,旋覆花(包)10g,煅瓦楞子(打碎,先煎)15g,佛手6g。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2000年1月17日。患者服上方7剂后,症状大减,偶尔胸闷,无心痛、心悸。现自觉胃脘部有硬块,不痛不移,但与情志有关,眠差多梦,纳可,二便调,舌暗苔黄,舌下青紫,脉弦滑。

处方:全瓜蒌15g,薤白12g,丹参30g,白蒺藜12g,香附10g,郁金12g,枳壳6g,吴茱萸15g,炒白芍15g,旋覆花(包)10g,煅瓦楞子(打碎,先煎)15g,青陈皮各8g,香橼皮10g。7剂,水煎服,日1剂。

药后胸痛等症消失。

按语 胸痹以胸痛为主症,本案患者患病20年,久病伤及心络,痰瘀互结,痹阻心络而致胸痹心痛时作。其治疗当以瓜蒌薤白汤宣通胸阳为要务。心位于胸中而主血脉,胸阳痹阻,则心脉不畅,故颜教授临证治疗胸痹每选用活血通脉之品,如川芎、赤芍、白芍、丹参、红花等。

本案处方中,瓜蒌化痰散结、利气宽胸;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两药合用散胸中凝滞之阴寒,化上焦结聚之痰浊,宣胸中阳气以宽胸,乃治胸闷之要药。佐以活血之丹参、郁金,行气之香附、枳壳、佛手,平肝疏散之白蒺藜、白芍,共奏通心络、化痰瘀之功。又因患者中焦不健,胃脘胀痛、纳食不佳,而加入吴茱萸、煅瓦楞子、佛手等温中行气、降逆消胀。

本方配伍精当,俾胸阳振,痰浊化,瘀血清,阴寒消,气机畅,则胸闷喘息诸症可除。患者在连服中药7剂后症状大减,故颜教授在守方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的变化随症加减。如因患者自觉胃脘部有硬块,且与情绪有关,颜教授认为此为气机不畅之象,故去行气力薄之佛手,易以行气力著之青皮、陈皮、香橼皮等药,收效甚著。

典型验案3

胡某,男,49岁。

初诊:2008年4月21日。诉心前区压榨性疼痛间断性发作10余年。

现病史:近因劳累而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服硝酸甘油后症状不缓解,故去医院就诊,急诊诊断为“急性广泛性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立刻入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但仍感心前区不适。现头晕,时胸闷、心前区不适,晨起咳嗽,伴白黏痰,晨起剑突下不适,伴腹胀,大便干,3~4日1行,心悸,眠差,乏力,但无气短,时耳鸣、眩晕,舌质暗,苔黄腻,舌下青紫。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病史。

辨证:痰湿瘀滞,痹阻心络,肝阳上亢。

治法:通心络,化痰瘀,平潜阳。

处方:全瓜蒌20g,薤白12g,清半夏12g,杏仁10g,大贝母10g,陈皮10g,丹参赤芍各15g,川芎10g,红花10g,天麻10g,石决明(打碎,先煎)30g,生牡蛎(打碎,先煎) 30g,决明子(打碎)30g,生山楂12g,降香6g,佛手6g。20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2008年5月10日。患者服药期间,胸闷、心痛发作次数较前减少,且发作的间隔时间延长。现头晕症状减轻,晨起仍有咳嗽,伴白黏痰,口干,易犯口疮,眠可,纳佳,舌红,苔薄腻,脉弦细滑。方药:赤芍15g,川芎10g,红花10g,石决明(打碎,先煎)30g,生牡蛎(打碎,先煎)30g,决明子(打碎)30g,生山楂12g,降香6g,琥珀3g,丹皮10g,黄芩10g。7剂,水煎服,日1剂。

按语 患者患病10余年,久病伤及心络,痰瘀互结,痹阻心络而致胸痹心痛时作。痰阻心脉,不通则痛,故而胸痛;心脉痹阻,无以营养心神,故而心悸;痰浊困脾,脾失健运,气机不畅,故纳呆、胃脘胀痛;舌暗、舌下青紫为痰瘀阻络之象。眩晕、耳鸣乃肝阳上亢所致。颜正华教授治疗本案时以通心络为治疗的基本原则,方以瓜蒌薤白白酒汤为基本方加减,选用化浊、通络、平肝之品。

方中瓜蒌利气宽胸,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两药合用散胸中凝滞之阴寒,化上焦结聚之痰浊,宣胸中阳气以宽胸,乃治胸痹之要药。佐以化痰之清半夏,行气之陈皮、佛手,活血通络之丹参、赤芍、川芎、红花、生山楂、降香,平肝潜阳之天麻、石决明、生牡蛎,活血安神之琥珀,共奏通心络、化痰瘀、平肝阳之功。杏仁、大贝母可止咳化痰,兼畅胸中之气。20余剂后,症状减轻。在守方的基础上,颜正华教授随症加减,针对大便干燥,选用全瓜蒌、决明子;针对口疮,加入丹皮、黄芩以凉血降火。

典型验案4

郑某,男,45岁。

初诊:2009年12月7日。诉胸闷痛、气短半个月。

现病史:胸闷痛、气短半个月,乏力,心前区时有隐痛,向后背放射,微有咳嗽,咳白痰,口干,纳眠可,二便调,舌黯,苔胖,白薄腻,脉细滑。西医诊断为“ 冠状动脉狭窄”。

辨证:痰瘀凝滞,心脉痹阻。

治法:化痰活血,通络止痛。

处方:全瓜蒌30g,薤白12g,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20g,郁金12g,川芎6g,红花10g,赤芍15g,丹参30g,太子参15g,降香6g,延胡索10g。7剂,水煎服。

二诊:2009年12月14日。患者诉诸症减轻,现气短,偶有胸闷背痛,舌黯苔薄白,脉细滑。

处方:全瓜蒌30g,薤白12g,陈皮10g,茯苓20g,郁金12g,川芎6g,红花10g,赤芍15g,丹参30g,降香6g,延胡索10g,生黄芪20g,五灵脂(包)12g。7剂,水煎服。

按语 本案属中医“胸痹”范畴,辨证为痰瘀凝滞,心脉痹阻,治以化痰活血,通络止痛。方中全瓜蒌、薤白、法半夏化痰散结,理气宽胸,为治胸痹之要药;郁金、川芎、红花、赤芍、丹参、降香、延胡索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两组药合用治其标,使痰浊化、瘀血消、脉络通、疼痛止。配茯苓、陈皮、太子参补气健脾治其本。二诊诸症减轻,仍气短,偶有胸闷背痛,舌苔不腻,故立法不变,处方稍作调整,去辛燥化痰之半夏;易太子参为黄芪,以增强补气之力;并加五灵脂以增强活血止痛之功。药证相合,诸症尽消。

(摘自《颜正华中药学思想与临床用药研究全集》)

本页关键字:胸痹  颜正华  心脉痹阻  化痰活血  通络止痛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巴戟天 续断 狗脊:补肾阳 祛风湿 强筋骨        下一篇:温清止泄汤主治脾阳不振、湿滞化热之泄泻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