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无机物(或电解质)的检查
一、血滑钾(K)
单位:毫摩/升(mmol/L)。
正常值:离子电极法:新生儿3.7~5.9毫摩/升,婴儿4.1~5.3毫摩/升,儿童3.4~5.7毫摩/升,成人3.5~5.0毫摩/升;火焰光度测定法:3.6~5.4毫摩/升;四苯硼钠比浊法:4.1~5.6毫摩/升。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经口及静脉摄入增加,如含钾药物及储钾利尿剂过度使用;钾流入细胞外液,如严重溶血及感染、烧伤组织破坏、胰岛素破坏;组织缺氧,如心功能不全、呼吸障碍、休克;尿排泄障碍,如肾功能衰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2、降低:见于经口摄入减少,如胃肠手术后、食管狭窄、严重感染或肿瘤晚期等;钾移入细胞内液,如碱中毒及使用胰岛素后等;消化道钾丢失,如频繁呕吐、腹泻;尿钾丧失,如肾小管性酸中毒。
二、血清钠(Na)
单位:毫摩/升(mmol/L)。
正常值:离子电极法:135~145毫摩/升;火焰光度分析法:131~148毫摩/升;醋酸铀镁法:134.9~148毫摩/升。
临床意义:
1、增高:血清钠高于150毫摩/升时称高钠血症。见于严重脱水,大量出汗,高热,糖尿病性多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如库欣综合征、醛固酮增多症)等。
2、减少:血清钠低于130毫摩/升时,为低钠血症。见于肾脏失钠,如肾皮质功能不全、重症肾盂肾炎、糖尿病;胃肠失钠,如胃肠道引流、呕吐及腹泻;抗利尿激素过多等。
三、血清氯(Cl)
单位:毫摩/升(mmol/L)。
正常值:离子电极法:96~108毫摩/升。
临床意义:
1、增高:常见于呼吸性碱中毒、高渗性脱水、肾炎少尿及尿道梗塞。
2、降低:常见于低钠血症、严重呕吐、腹泻、胃肠胰液胆汁大量丢失、肾功能减退及艾迪生病等。
四、血清总钙(Ca)
单位:毫摩/升(mmol/L)。
正常值:甲基麝香草酚兰比色法:儿童2.5~3.0毫摩/升,成人2.1~2.8毫摩/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2±2.6)毫摩/升;邻甲酚酞络合剂直接比色法:2.18~2.78毫摩/升。
临床意义:
1、增高:常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髓炎、骨肿瘤、急性骨萎缩、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及维生素D摄入过量等。
2、降低:常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维生素D缺乏症、低钙饮食及吸收不良。
五、血清离子钙(Ca)
单位:毫摩/升(mmol/L)。
正常值:离子选择电极法:1.375~1.75毫摩/升。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异位高甲状旁腺(PTH)瘤等。
2、降低: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维生素D缺乏、镁不足、碱血症等。
六、血清无机磷(P)
单位:毫摩/升(mmol/L)。
正常值:磷钼酸直接比色法:儿童1.5~2.0毫摩/升,成人0.8~1.0毫摩/升。
临床意义:
1、增高:常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骨髓瘤及骨折愈合期。
2、降低: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代谢性酸中毒、佝偻病、软骨病、肾功能不全、长期腹泻、吸收不良。
七、血清铁(Fe)
单位:微摩/升(μmol/L)。
正常值:双吡啶比色法:儿童8.95~32.23微摩/升(μmol/L),成人男性13.60~28.28微摩/升,女性10.74~30.97微摩/升,老年人7.16~14.32微摩/升;亚铁嗪比色法:新生儿18~45微摩/升,婴儿7~18微摩/升,儿童9~22微摩/升,男性成人9~29微摩/升,女性成人7~27微摩/升。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肝炎,铅中毒或维生素B6缺乏症等。
2、减低:见于各种缺铁性贫血、妊娠或婴儿生长期、恶性肿瘤、肝硬化、长期失血铁吸收障碍。
八、血清镁(Mg)
单位:毫摩/升(mmol/L)。
正常值:原子吸收法:0.8~1.2毫摩/升。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多发性骨髓瘤,严重脱水及糖尿病昏迷等。
2、降低:见于先天家族性低镁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长期腹泻、呕吐、吸收不良、糖尿病酸中毒、原发性醛固酮症、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治疗后。
九、血清铜(Cu)
单位:微摩/升(μmol/L)。
正常值:原子吸收法:新生儿2.5~10微摩/升,儿童5.0~29.8微摩/升,成人男性11~22微摩/升,成人女性12.6~24.3微摩/升。
临床意义:
1、增高:常见于恶性肿瘤、肝硬化、白血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病等。
2、降低:常见于低蛋白血症、肝豆状核变性、肾病综合征等。
十、血清锌(Zn)
单位:微摩/升(μmol/L)。
正常值:原子吸收法:7.7~21.4微摩/升。
临床意义:
1、增高:常见于锌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x射线照射后等。
2、降低:慢性肝病、烧伤、肾病综合征、各种贫血、恶性肿瘤。
十一、血清硒(Se)
单位:微摩/升(μm01/L)。
正常值:原子吸收法:1.02~2.29微摩/升。
临床意义:
1、增高:常见于硒中毒(某些职业环境可造成血硒浓度增高)。
2、降低:常见于克山病、溶血性贫血、缺血性心脏病、肝硬化等。
十二、血清铅(Pb)
单位:微摩/升(μm01/L)。
正常值:氨基酚(AAS)儿童低于1.45微摩/升,成人低于1.93微摩/升,等于或大于4.83微摩/升为中毒。
临床意义:常见于铅中毒。
十三、血清铬(Cr)
单位:微摩/升(μmol/L)。
正常值:2.3~40.3微摩/升。
临床意义:增高,主要见于铬中毒及从事铬作业人员的慢性铬中毒,并由于铬中毒造成的胃肠综合征、肺炎、肺癌等。
本页关键字:血液无机物的检查 无机物 电解质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血气分析和酸碱度测定 下一篇:血液维生素的检查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平凡的世界》中有一位老中医
- 治落枕 揉手背
- 冬吃荠菜有滋味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