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唇淡白
【概念】
口唇淡白是指上下口唇缺乏血色而发白,亦有称为“唇色无华”、“唇色苍白”。口唇淡白常与面色苍白同时存在,主要见于虚寒证与血虚证,如《灵枢·五色》云:“白为寒”,《灵枢·决气》亦云:“血脱者,色白,天然不泽。”
【鉴别】
常见证候
脾气虚口唇淡白:口唇淡白无华,纳食减少,腹胀,少气懒言,肢体倦怠,大便溏泄,舌淡,苔薄白,脉缓弱。
血虚口唇淡白:口唇淡白无华,面色、指甲苍白,头晕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阳虚口唇淡白:唇色淡白,倦怠乏力,形寒肢冷,自汗,口淡不渴,舌质淡,脉虚弱。
阴寒内盛口唇淡白:唇色淡白而发青,恶寒喜暖,肢冷踌卧,腹痛,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鉴别分析
脾气虚口唇淡白:《素问·五脏生成》指出:“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即脾主生化气血的功能关系到口唇色泽的变化。若饮食失调,劳累过度,或大病、久病之后失于调理,耗伤脾气,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口唇失养则淡白无华。同时伴见脾虚症状和气虚症状,脾虚则纳运失常,症见纳食减少,腹胀便溏;气虚则机能低下,症见少气懒言,肢体倦怠。治宜健脾益气,方用四君子汤加味。
血虚口唇淡白:《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言:“色白者,亡血也。”即言淡白之色为血虚之征象。凡脾胃虚弱,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均可造成血虚失荣,出现唇色淡白,面色、舌色、指甲亦色淡而无华,伴见眩晕,心悸,脉细弱等血虚症状。治宜补血,方用四物汤加味。
阳虚口唇淡白与阴寒内盛口唇淡白:两者唇色淡白均可见寒象,如肢冷恶寒等。但前者为虚,阳气不足不能鼓舞血运所致。唇色淡白而无华,同时伴见阳虚失于濡养的症状,如倦怠乏力、自汗,脉虚弱等。治宜温补阳气,可选用右归饮、肾气丸加减;后者为实,乃阴寒内盛,血脉凝滞,气血失荣所致。其唇色淡白而发青,并见里寒症状,如腹痛、恶寒、喜暖、肢冷、脉沉迟等。治宜温中散寒,方选附子理中汤加减。
口唇淡白有虚实两端,但以虚者多。《望诊遵经》言:“唇淡白者,虚也。”尤以血虚、脾虚、阳虚多见。实则为寒,多为阴寒内盛所致。
【文献别录】
《指迷论·验病》:“脾肺病久则虚而唇白,脾者肺之母.母子皆虚不能相营,故日怯。肺主唇,唇白而光泽者吉,白如枯骨者死。”
上一篇:无 下一篇:口唇青紫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男性腰酸痛是什么原因?肾合胶囊为你解答!
- 一睡觉就做梦是怎么回事?肾合胶囊告诉你!
- 睡觉流口水咋回事?肾合胶囊告诉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