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妇科疗法”入选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上海市政府公布了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31项计入代表性项目名录,19项计入扩展项目名录。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申报的“陈氏妇科疗法”项目成功入选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陈大年(左一)与同事和学生业务学习
陈氏妇科疗法
历史沿革与传承谱系
陈氏妇科肇始于清朝宫廷御医陈耀宗,奠基于其子陈筱宝,发展于筱宝公膝下二子陈盘根,陈大年(龙华医院首任妇科主任),父子三人在临证治病上颇有建树,得“陈氏妇科一门三杰”之美誉。第四代传人盘根先生长子陈惠林先生、龙华医院妇科王大增教授、李祥云教授传承陈氏妇科中医流派的学术思想,兼收并蓄,力求创新,在继承中加以发展,将陈氏妇科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确立了其在现代妇科中医领域学术界的地位。在第五代学术继承人龙华医院妇科主任徐莲薇教授带领下的中医妇科团队,是目前国内具有完整的传统中医妇科学术体系和建制的临床学科之一。龙华医院妇科传承团队不但传承专科临床特色,还开展优势病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将临床与教学、临床与科研相结合,不断拓展陈氏妇科中医流派的学术内涵。陈氏妇科疗法得到了长足发展,誉满海内外,成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
学术思想
陈氏妇科学术渊源本于陈素庵、傅青主,自成独到见解,其主要学术思想为:
1.强调患者以元气为本;
2.妇科以调治血分为要;
3.妇人杂病以调肝为中心环节。
诊疗特色
陈氏妇科奉行“三德为宗”,以仁爱济世之心救治病患,重视医德修养,将“三德”(心德、口德、行为德)为行医宗旨,代代口传身教。陈氏妇科历代学术继承人根据学术思想为指导,诊治疾病自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富有特色。在治疗上强调保护元气,“适事为故”;主张调经重视气药配合;不孕首辨任脉通调与否;治癥瘕当顾护胃气;通调月经以“调”为要;益气养血慎防损胎;产后宜补虚祛瘀温化。在诊治经、带、胎、产多门疾病的过程中,发展形成特色诊治方法,包括:化瘀通腑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清心平肝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活血化瘀益气扶正治疗子宫肌瘤等。同时也形成了诸多经验用方,如八制香附丸之于调经;黑蒲黄散之于崩漏;香草汤之于经闭;回天大补膏之于重损;求嗣方之于不孕等等,用于临证,疗效显著。
在方药运用方面,通过历代学术继承人长期的实践积累总结出了自制成药如妇科消瘤片、内异片、更年乐颗粒,癸源煎、峻竣煎、通管方等一系列名方、验方。出版了《传百年妇科流派 承中医文化瑰宝----海派陈氏妇科纪念画册》《陈氏妇科流派传承》《陈大年论治中医妇科疾病拾萃》《龙华名医王大增学术经验集》《龙华名医李祥云学术经验集》等一系列总结陈氏妇科学术经验的专著。
本页关键字:陈氏妇科疗法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 下一篇:传承中医药事业: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隆重举行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拜师仪式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人间四月正芳菲 健康养生顺时“为”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清明养生
- 望都县中医医院成功为食道癌晚期患者放置食物支架
- 清明前后地菜香
- 追忆蛇医季德胜
- 医为德者彰——追忆王乐匋教授
- 纪念浙派中医魏长春诞辰120周年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