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临床指南项目成果将发布
10月12日,中国中药协会组织召开《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工作会,总结第一批子课题研究成果,促进第一、二批课题经验交流,推进第三批子课题立项,并研究部署2018年底首批指南发布工作。
《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是我国第一部将使用对象定位于西医师的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指出,该指南采用国际公认的循证指南制定方法(GRADE),创新提出“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研究编制原则,由中西医专家共同研究制定,将中医辨证施治、晦涩难懂的证候表述转化为临床指南,“让西医信、让西医用”。
该项目立项之初即在国际GRADE中心完成指南注册,鉴于项目的创新性和适用性,指南成果受到国家卫健委全国临床与用药指南库、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国立临床实践指南库(NGC)、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等机构的关注与支持,已建立了联系和沟通机制。
随着第一批指南进入质控、结题、验收阶段,首批子课题指南发布工作已提上议事日程。会上听取了“中成药治疗性早搏/血管性痴呆/更年期综合征/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胃炎/冠心病/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成人流感/慢性肾脏病/膝骨性关节炎/新生儿黄疸/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应用指南”等12个子课题工作汇报。第三批子课题“中成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阴道炎/溃疡性结肠炎/大血管缺血性脑卒中/睡眠障碍/抑郁症/眩晕/湿疹/干眼症/哮喘/骨质疏松/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应用指南”共12个子课题进行了立项答辩和专家审评。
张伯礼院士指出,临床用药过程中要以证据为导向,全面收集循证医学证据,严格遵照评价体系要求,充分体现中成药的优势;同时,中西医专家要团结起来,务求制订高质量指南。
中国循证医学研究中心李幼平教授强调,各指南的制修订工作一定要以循证医学为基础,进行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以及系统性评价和分析,在推荐中成药方面要做到证据充分,对一些证据级别低的中成药,要做到“无证创证,有证循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标准处处长张庆谦认为,该项目在方案设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组织构建以及解决行业关键问题等方面具有重大创新,在解决西医如何科学合理使用中成药问题方面将发挥促进作用。通过该项目研究,全面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临床经验,也促进了经验医学与循证医学的有效结合。
针对前期指南研究篇幅过长,为便于指南成果的发表以及方便指南使用,会上发布了《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发布体例。该项目执行组负责人田金洲教授对该发布体例进行了讲解。他指出,指南的目标是建立一套指导西医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标准和工具,使其成为行业标准,进入国家卫健委全国临床与用药指南库,并能被WHO等指南收录,今后将进行指南的全国巡讲与培训。
来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部门和单位的中西医专家、循证医学专家、各子课题指南课题组专家参加了工作会。
本页关键字: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 张伯礼 中国循证医学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2018年吴阶平医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揭晓 下一篇:望都县中医医院健康扶贫工作队再次走进王文村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月顺时养生:控情绪防燥邪养阴精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霜降养生
- 邓小平的长寿经
- 长期憋尿危害重 多种疾病找上身
- 秋季7款养生粥 合理搭配护肠胃
- 秋吃萝卜赛人参 健康食用有学问
- 改革开放40周年中医药大事记(2009—2012年)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