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意外情况的出现原因及预防处理
因火针疗法的自身特点及操作独特性,操作不熟练者很容易造成意外,因此, 掌握火针意外情况及处理措施很有必要。
1.滞针
火针针刺出针时针体和所刺部位滞涩在一起,导致针拔不出或出针不顺利。
原因:火针加热时温度不够或火针离开火焰后进针速度太慢,以致针体冷却;病人紧张致使局部肌肉痉挛,或针刺过深而出现滞针;针体过于老化,锋利度不够;医者指力不够,操作不够熟练。
预防处理:火针加热务必要针体通红发白,针体离开火焰后急速刺入穴位,操作时,可将酒精灯尽量距离所刺部位近些,利于操作;做好病人安慰工作,操作时手法要轻,掌握好深浅度,防止针刺过深;经常检查火针,有老化现象及时更换;加强练习,熟练操作方法。
2.晕针
原因:患者精神紧张,空腹或体位不当;进针缓慢,疼痛剧烈;一次行火针针刺穴位过多。
预防处理:做好病人思想工作,消除紧张情绪,针刺时先针刺远离视野部位,首次以l-2个穴位即可;动作敏捷,针刺后用棉球按压针孔,过度劳累、饥饿、畏惧者暂不针刺;晕针时使患者采用头低脚高的仰卧位,饮糖开水,十几分钟后即可恢复。
3.弯针、折针
原因:进针姿势不正确;针体老化或不够挺直;术者有畏针心理。
预防处理:纠正操作姿势,注意针尖、针体与针刺部位尽掀垂直;及时更换针具,避免使用曾折弯的火针;术者畏针,勿施针于患者。
4.疼痛
火针针刺后局部轻微灼痛,但很快消失,若疼痛剧烈持久,则属异常。
原因:烧针时温度不够;操作不熟练,动作缓慢;针具选择不适当;出针后未及时处理。
预防处理;烧针时必须通红发白再进针,如不红则加重疼痛,烧针先烧针体,再烧针尖,以外焰加热;进针迅速,针火尽量靠近患部;对于面部、肌肉菲沥处应选择细火针;出针后迅速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烙熨及割烙时则针体温度较低,疼痛明显,可局部针麻后再进行。
5.出血、血肿
原因:火针具有开大针孔的作用,故针刺出血较亳针多见。若用于排污放血,则不必止血,待其出尽或血色转鲜即可。用割烙法治疗某些病变时,操作过快会引起出血;点刺火针过深时,会出现皮下组织肿胀、疼痛,多由于内出血未及时处理,血瘀皮下或组织间而成。
预防处理:针刺时尽量避开皮下血管,选择粗细合适的火针;针刺后注意观察,若局部肿胀,及时用棉球按压针孔10分钟左右,不宜揉动,其后用冷毛巾外敷,12小时后再热敷;血友病或凝血障碍有出血倾向者禁用火针。
6.感染
火针针刺后,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
原因:针孔没有保持清洁、干燥或针后一日内淋浴等;局部损抓感染;针刺后使用污染的棉球按压针孔;糖尿病患者针前消毒不严格。
预防处理;可用艾条温和灸或局部针刺;局部用四黄膏外敷,并口服抗感染药物;针后一天内勿洗浴;糖尿病患者忌用火针。
本页关键字:火针意外情况 滞针 晕针 弯针 折针 疼痛 出血 血肿 感染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