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特色 --> 中医针灸 --> 腹针 --> 头痛腹针疗法

头痛腹针疗法

头痛腹针治则:行气活血,调气利窍,缓急止痛。取穴:中脘、气海、关元、阴都(患侧)、商曲(双)、滑肉门(双)或中脘梅花刺,阴都(患侧)三星刺。(备注:中脘穴在腹针疗法中代表头部,阴都穴代表头的侧位。两穴均可调节脑部气血的运行,改善头部微循环。)

头痛(headache)是临床常见的症状,通常将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统称头痛。头痛病因繁多,神经痛、颅内感染、颅内占位病变、脑血管疾病、颅外头面部疾病,以及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中毒等均可导致头痛。发病年龄常见于青年、中年和老年。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之所在,居于人体之最高位,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手足三阳经亦上会于头。若六淫之邪上犯清空,阻遏清阳,或痰浊、淤血痹阻经络,壅遏经气,或肝阴不足,肝阳偏亢,或气虚清阳不升,或血虚头窍失养,或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均可导致头痛的发生。

(1)病因:头痛之病因不外外感与内伤两类。外感多因六淫邪气侵袭,内伤多与情志不遂、饮食劳倦、跌仆损伤,体虚久病、禀赋不足、房劳过度等因素有关,分别阐述如下。

感受外邪:起居不慎,感受风、寒、湿、热之邪,邪气上犯巅顶,清阳之气受阻,为头痛。因风为百病之长,故六淫之中,以风邪为主要病因,多夹寒、湿、热邪,气血凝滞,上扰清窍而发病。

情志失调:忧郁恼怒,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气郁阳亢,或肝郁化火,阳亢火生,为头痛。若肝火郁久,耗伤阴血,肝肾亏虚,精血不承,亦可引发头痛。

先天不足:禀赋不足,或房劳过度,使肾精久亏。肾主骨生髓,髓上通于脑,脑髓有赖于肾精的不断化生。若肾精久亏,脑髓空虚,则会发生头痛。若阴损及阳,肾阳虚弱,清阳不展,亦可发为头痛,此类头痛临床较为少见。饮食劳倦及体虚久病: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或病后正气受损,营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髓脉络,可致头痛的发生。若因饮食不节,嗜酒太过,或过食辛辣肥甘,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遏清阳,上蒙清窍而为痰浊头痛。

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跌仆闪挫,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气血滞涩,淤血阻于脑络,不通则痛,发为头痛。

(2)病机:头痛即指由于外感与内伤,致使脉络痹阻或者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患者自觉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也是一个常见症状,可以发生在多种急慢性疾病中,有时亦是某些相关疾病加重或者恶化的先兆。头痛根据其病因,发病之久暂,疼痛之性质、特点和部位的不同,临床常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型。

外感头痛:多由起居不慎,坐卧当风,感受外邪,以风为主,多夹寒、热、湿邪。风为阳邪,“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巅高之上,唯风可到”,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若夹寒邪,寒凝血脉,清阳受阻,脉络不通,不通则痛,绵急而病,此型为临床常见证型。

内伤头痛:多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因于肝者,一是肝阴不足,或肾阴素亏,肝阳失敛而上亢;二是因长期郁怒,而致肝失疏泄,郁而化火,日久肝阴被耗,而致肝阳上亢,脑窍失养,头痛而发。因于脾者,多因饮食所伤,劳逸失度,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痹阻脑窍,脉络失濡而成;或因病后、产后体虚,脾胃虚弱,或失血后致营血亏损,脑窍失充,脉络失荣而成。因于肾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劳欲所伤,致肾经亏虚、阴精所耗,脑髓失养而成。另外,亦有外伤跌仆或者久病入络致血淤络脉,脉络痹阻而头痛。

治则:行气活血,调气利窍,缓急止痛。

取穴:中脘气海关元阴都(患侧)、商曲(双)、滑肉门(双)或中脘梅花刺,阴都(患侧)三星刺。(备注:中脘穴在腹针疗法中代表头部,阴都穴代表头的侧位。两穴均可调节脑部气血的运行,改善头部微循环。)

辨证加减:在腹针中,中脘与腹部全息图的头部相合,故用中脘治疗头部疾病属定位取穴法,并将中脘和其上下5分处及左右阴都共五穴分别治疗头部5个部位的疼痛,即头顶痛取中脘,前额痛取下脘,后项痛取上院,侧头痛取左右阴都;血虚头痛加气海;淤血头痛加气海、关元、滑肉门(双);外感头痛可配合上星、印堂、太阳穴;痰湿型:配合外关足临泣阴陵泉丰隆;阳亢者加太冲丘墟风池;肝肾阴虚者加阴交、太冲透涌泉肝俞肾俞百会;痪血者加滕俞、委中、三阴交;气血亏虚者加关元、气海、百会、三阴交、血海等;偏寒者,可在神阙、中脘穴处加艾灸

头痛腹针疗法一

三星刺:以中脘穴或者患侧阴都穴为主穴,在其基础上向上下、左右或与神阙呈放射性排列,各距主穴3~5分,分别各刺I针,形成并行排列的针刺方法。这种针法适宜于症状呈带状或条状的疾病。针与针之间的距离由患病部位的长短而定。

头痛腹针疗法二

梅花刺:是以中脘穴或者阴都穴为主穴,二者选取其一为中心,上下左右各距3~5分处各刺1针,共5针使针体形成梅花的图案的针刺方法。这种针法适宜于病情较重且病程较长的患者,也可在三星法疗效不佳时采用,使治疗的强度得到增加。

操作规程:针刺前先明确无肝脾肿大等阳性体征,再施治。患者取仰卧位,选用0.30mmx(40-60)mm的毫针,避开毛孔及血管、瘢痕。施术分三步进行,即候气、行气、催气。进针后停留3~5分钟为候气;3~5分钟后再摇转,使局部产生针感为行气,再隔5分钟运针1次,使之向四周或远端传导为催气,均直刺,中脘、气海、关元、阴都、滑肉门中刺;商曲浅刺,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本页关键字:头痛  腹针  腹针疗法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眩晕腹针疗法        下一篇:感冒腹针疗法

>> 返回腹针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