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特色 --> 中医针灸 --> 针灸常识 --> 毫针法禁忌

毫针法禁忌

毫针法是最常用的针刺疗法。

毫针法是最常用的针刺疗法,要防止针刺意外,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准针具

 

(一)、定规格:即针的粗细长短。毫针的规格,其长度分为:13mm(0.5寸)、25mm(1寸)、40mm(1.5寸)、50mm(2寸)、75mm(3寸)、100mm(4寸)6种;粗细分为0.45mm(26号)、0.40mm(28号)、0.35mm(29号)、0.30mm(30号)0.25mm(32号)、0.22mm(34号)、0.20mm(36号)7种。一定要根据患者的症情、体质及所选穴区,选择适当的针具。如初诊者、小儿患者、体质虚弱及惧针者,宜选细针短针;针胸背部穴选取短针,针眼部穴用细针(一般要求30~32号)。同时一定要按所取穴位安全深度选取针具,以防寻找针感时无意中超过安全深度。

(二)、查质量:针刺前对毫针的质量应仔细检验,包括针尖、针身、针根、针柄四个部分。

1、针尖,要求圆而不钝,不可太尖锐,以类似松针状为佳。用前须检查针尖是否有卷毛或曲钩,方法是:以消毒棉球裹住针身,将针边转边退出,如觉有涩滞感或退出后针尖带有棉絮,即表明针尖毛钩,应弃之不用。

2、针身,以挺直、光洁、润滑而又富有弹性者为佳,用前要注意针身是否有弯曲、折痕、锈蚀、斑剥等情况。一般来说,弯曲不明显者可修复平直后使用,有其它情况者应弃之不用。

3、针根,针根指针身与针柄连接处。临床实践发现,断针事故多发生于针根部,因此,仔细检查针根有否松动,或出现剥蚀十分重要,如有这种情况,应弃之不用。

4、针柄,指金属丝缠绕部分,如松动等亦可引起针灸意外事故,尤其是温针灸时,易引起艾火脱落烧伤。可用右手执针柄,左手拇食指紧捏针身,并行拉拔晃动,以检查针柄是否松动。

二、重视消毒

这里所说的消毒主要是指针刺消毒。

古代医家虽然缺乏当今的消毒概念,但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已认识到对针具进行必要的处理,以去除“毒气”,减少感染发生。如《针灸大成•卷四》曾作详细介绍:“先将铁丝于火中炼红……次以蟾酥涂针上,仍入火中微炼,不可令红,取起,照前涂酥炼三次,至第三次,乘热插入腊肉皮之里,肉之外,将后药(为麝香等十四味)以水三碗煎沸,次入针肉之内,煮至水干,倾于水中待冷,将针取出。于黄土中插百余下,色明方佳,以去火毒”。

现代对针刺消毒,是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才逐步得到重视和发展的,早在三、四十年代,已有少数针灸家开始应用酒精消毒。至五十年代,逐步提出比较完整的针刺消毒法:医者于针灸前先用洗手刷和药皂将手洗净,针具用沸水煮过或以75%浓度的酒精浸泡消毒,在针刺的部位用酒精棉球擦过,针刺出血时以消毒的棉球按压等。目前,针刺消毒的方法已经在临床上普及。为了寻求一种有效而简便的消毒措施,有的单位针对临床普遍应用75%酒精消毒和2%的新洁尔灭液消毒两种方法,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证明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是一种简便而又有较好减菌效果的方法,而新洁尔灭溶液则不够理想。

针刺消毒,应包括针具、被针穴位和医者手指。未经很好消毒的针或针刺前皮肤准备不当可带进感染包括血清性肝炎。其中,针具最为关键,携带有大量细菌和病毒,消毒不严,即可植入体内。

为了杜绝感染,针刺消毒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针具消毒  针具用后即应消毒,暂时不用的针具也应定期高压消毒,夏天3天,冬天1周,没

|<< << < 1 2 3 > >> >>|

本页关键字:毫针法  针灸大成  穴位消毒  滞针  弯针  遗针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急症针灸的应用特点        下一篇:火针治病原理

>> 返回针灸常识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