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特色 --> 中医踩跷 --> 踩跷的特色与特点

踩跷的特色与特点

踩跷法的最大特点主要表现在省力、可持续操作、易深透等三方面,从而弥补了手法之不足。

脚毕竟不同于手,运用脚与运用手两者之间肯定会有差别。所以踩跷法也有其自身的特色,并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同手法相比,踩跷法的最大特点主要表现在省力、可持续操作、易深透等三方面,从而弥补了手法之不足。

1.省力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手法和脚法之具体施力而得出。不论何种手法,均由上肢的某一部分主动发力,如摆动类手法以前臂;点按法以上臂和前臂;搓法凭手掌之挟持;捻法靠指力运作;运动关节类手法在运动患者关节的同时,医者之肩、肘与腕关节无不随之协调而动。尤其当需要强力与长久操作时,手法推拿就会使医者参与发力与运动的那部分软组织处于超负荷状态,易于劳损。但在推拿临床,有力与持久操作是治疗与保健取得疗效的根本保证,是推拿的基本要求。因此,以推拿为业者劳损不可避免。而踩跷完全借助医者自身的重量,这种重量较之手法发力常常较大,如以点按法为例,踩跷时医生的整个体重,通过两脚或单脚或脚趾作用于患处,患处所受压力显而易见,也特别容易得气。而以手点按,尽管姿势正确、内功深厚,因臂力有限,有时患者仍无得气之感,如点按环跳承扶会阳等穴。而大多数按摩手法,均以点按(垂直下压)为基础,如揉法为下压加吸定点的回旋运动,一指禅为下压加左右摆动,?法为下压加滚动,捏法为一手支撑另一手挤压,推法为下压加单向直线推进等。况且,患处或穴位发生反应时的阈值(机体对疼痛或外界刺激的最小耐受能力)大多低于踩跷师体重的自然刺激,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一般也低于医者的体重所带来的力量,这使得运用踩跷时,为安全起见,还必须以手为支撑,减轻全身重量对患者的作用。所以,对于操作者而言,手法劳力,踩跷省力;手法之力主要来自医者局部的发动,是主动的过程,踩跷之力则来自全身重量和伴随着节律踩踏的全身协调运动,相对为被动过程。其法对女性及体轻之按摩师更为适合。

2.易持久操作

因为踩跷利用按摩师的体重,且为在自然状态下运用,而体重本身对按摩师而言并无负担,人类的站立是最能持久的姿势之一;踩跷过程中的技艺也大多与走、跑、跳、滑动等动作相关,人类在做这些动作时,在进化过程中早已形成了十分协调、自然和具有自我保护作用的姿势和方法,使处于其中的自我在一定范围内毫无劳顿之苦,可以说这些动作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最省力的运动形式之一,故而踩跷也就成了最能长久坚持操作的方法。

3.易深透

习惯上人们把对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归纳为有力、持久、均匀、柔和与深透。其中前八字诀为对手法的具体要求,而深透才是目的,是治疗与保健的根本保证。其中,有力与持久体现出阳刚之性;均匀与柔和则反映出阴柔之性。只有达到了八字诀的要求,才能在推拿操作的一招一式中体现出内力与深透。而踩跷除了有力与持久,其在操作过程中也注重通过运用不同的频率、方向、力度变化和脚法搭配等使患者感觉到舒适与惬意;也注重功法的练习和修养;也强调传统的辨证论治、因人施法等,所有这些无不与均匀及柔和相关。所以好的踩跷,给人以美的感受,更有助于达到渗透。这是踩跷之法在民间长期存在、广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对于踩跷的具体脚法的基本要求仍然是有力、持久、均匀及柔和。可见手法和脚法两者之间既有同一性、又有特殊性,二者之间关系密切,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4.强烈的被动运动

被动运动的强度取决于力度大小和由此产生的振幅。由于踩跷的力度普遍大于手法,下压时的幅度较大,因而它使踩踏局部的被动运动显著增强。加之其持续时间又相对较长,可深透到人体深层组织,因而它所产生的刺激量是一般手法难以达到的。在临床我们经常发现一些人经过踩跷治疗后汗出、身热,或易饥、口渴,或头昏、嗜睡等,可能与此相关。

本页关键字:踩跷法  省力  易深透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手法与脚法的比较        下一篇:踩跷法的补法及泻法

>> 返回中医踩跷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