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贴敷技术的用药原则
贴敷药物的性味、厚薄、归经及药理作用,是贴敷疗效是否确切的重要环节。“膏中用药味,必得气味俱厚者方能得力”,贴敷疗法的药物选择必须以猛、生、气味俱厚和浓烈芳香走窜的强效药物为主体。多用辛窜开窍、通经活络之品,如冰片、麝香、樟脑、丁香、乳香、没药、花椒、薄荷、檀香、苏合香以及姜、葱、蒜、韭之类,以“离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拔病外出”。多生用厚味、有毒之品,如生南星、生半夏、甘遂、巴豆、大黄、蓖麻仁、斑蝥、蟾酥等,以图力专效宏。多用穿透性强的重金属或矿石类药物,如轻粉、水银、朱砂、铅粉、黄丹、雄黄、明矾、白砒之类。
临症时除了选用以上主药外,一般药物也亦炒香研末,因“炒香则气易透”,可促使药物的吸收。同时还需注意辨证选用适当的引经药或赋形剂以加强药物穿透力,引导药物上下升降,直达病所。譬如病在胸脯以上,尤其在头面部,常用黄酒调药,因黄酒辛散而有升提作用,可引药上升;若病在胃肠属寒者,多用生姜汁涸药,因生姜入脾胃,其性辛温,既助药力达于胃肠,又祛胃肠之寒邪;若病在胃肠属热者,可用黄连水溶液调药,黄连苦寒入中焦胃肠,能泻胃肠肝胆有余之火,除肠胃积滞之湿热;若病在肝胆,多用醋调药,因醋之酸性可引药入肝;若病在肾,可用盐水调敷以引药下行;若病在下肢,则可用牛膝水浸液调药,因牛膝长于下行;而柴胡为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的引经药,有关这些经络脏腑病症可用柴胡浸泡液调药外敷。
临床常用的贴敷处方中基本都含有辛味药物,既有辛热(溫)的药物,又有辛寒(凉)之品,对其寒、热属性未作明确说明,特别是在治疗同—疾病时,既有用辣椒、肉桂、细辛等辛热药为主的处方,也有重用薄荷、冰片、樟脑等辛凉药物者,这似乎提示对于该疗法而言,药物寒(凉)、热(溫)的选择并非必须遵循“寒者热之”或“热者寒之”之古训。研究发现:辛热的辣椒素与辛凉的薄荷脑分别贴敷神阙穴,均能改善痛经症状,缓解疼痛,且二者疗效无差别。
给药途径不同,选药标准有异内服用药注重寒热辨证,即根据疾病的寒、热来考虑寒(凉)或热性药物的选择。研究提示,在药物贴敷治疗时,起作用的主要是药物的“辛”味而非其寒热之性。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与二者的给药途径不同有关。药物内服,需经过消化道的消化、吸收,药物有效成分进入血液循环,它是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在发挥疗效,直接针对疾病或“寒”或“热”发挥“中和”“拮抗”作用,所以,当药物内服时,机体主要是对寒(凉)、热(温)四气作出应答;药物贴敷是通过皮肤给药,利用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和本身药理作用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由于药物进入人体的量十分有限,因此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极其微弱,作用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腧穴处皮肤对药物的辛味刺激产生了应答,从而调动了人体自身潜在的修复能力,达到康复的目的,它的机理与针刺、艾灸等治疗方式是一致的。因此,提示药物贴敷疗法由于与内服用药作用途径不同,不可套用内服用药的选药原则,即不应将四气作为选药的主要标准之一。
上一篇:药物贴敷技术的常用药物 下一篇:药物贴敷的现代医学原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七月顺时养生:劳逸结合 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大暑养生
- 安徽亳州药市2017年07月26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7年07月26日快讯
- 流动的医学课堂:让理论进入实践
- 开营第一讲,护膝进行时
- 十一年初心不改,温医大助力“健康浙江”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