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心草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清心降火,利尿通淋。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心烦不寐,小儿夜啼,喉痹,创伤。
用于:1、热证小便水利、淋漓涩痛。2、心热烦躁、小儿夜啼、惊痫。此外本品外用吹喉,可治喉痹。
①《开宝本草》:主五淋。
②《医学启源》:通阴窍涩,利小水,除水肿闭,治五淋。《主治秘诀》云:泻肺。
③《本草衍义补遗》:治急喉痹,小儿夜啼。
④《纲目》:降心火,止血,通气,散肿,止渴。
⑤《分类草药性》:涂痔疮。
⑥《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安神,利水通淋。
⑦《西藏常用中草药》:清肺,降火,利尿。治心烦不寐。
⑧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喉炎及咳嗽。
⑨福建龙溪《实用中草药》:治小儿惊热,泌尿系炎症,疮疡,胬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8分(鲜草单用,0.5~1两);或入丸、散。外用:煅存性研末撒或吹喉。
注意
①《本草经疏》:虚寒者慎服。
②《本草从新》:中寒小便不禁者勿服。
③《本草求真》:气虚小便不禁者忌服。
附方
治五淋癃闭:灯心草一两,麦门冬、甘草各五钱。浓煎饮。(《方脉正宗》)
治水肿:灯心草四两。水煎服。(《方脉正宗》)
通利水道:灯心十斤(以米粉浆染,晒干,研末,入水澄之,浮者为灯心,取出,又晒干,入药用二两五钱,而沉者为米粉,不用矣),赤白茯苓(去皮,兼用茯神去木)五两,滑石(水飞过)五两,猪苓(去皮)二两,泽泻(去须)三两,人参一斤(去芦,切片,煮浓汤去渣,漉净,炼汤成膏如糖饧,用以和膏)。上灯心等五味各为细末,以人参膏和成丸如龙眼大,朱砂为衣,贴金箔。每用一丸,任病换引。(《韩氏医通》天一丸)
治热淋:鲜灯心草、车前草、凤尾草各一两。淘米水煎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治膀胱炎、尿道炎、肾炎水肿:鲜灯心草一至二两,鲜车前二两,薏苡仁一两,海金沙一两。水煎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治肾炎水肿:鲜灯心草一至二两,鲜车前草一两,鲜地胆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治失眠、心烦:灯心草六钱。煎汤代茶常服。(《现代实用中药》)
治小儿热惊:灯心草一至二钱,车前草三株。酌冲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治小儿心烦夜啼:灯心草五钱。煎二次,分二次服。(江西《中草药学》)
治黄疸:㈠灯心草、天胡荽各一两。水煎,加甜酒少许调服。㈡灯心草五钱,鲜枸杞根一两,阴行草五钱。水煎,糖调服。(江西《中草药学》)
治湿热黄疸:鲜灯心草一至二两,白英(鲜)一至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治急性咽炎,咽部生颗粒或舌炎,口疮:灯心草一钱,麦门冬三钱,水煎服;亦可用灯心炭一钱,加冰片一分,同研,吹喉。(《河北中药手册》)
治走马喉痹:壁蟢窠(烧灰)、灯心(烧灰)、枯矾各等分。为细末吹之。(《村居救急方》)
治乳蛾:灯草(以咸卤浸透,入鸡子壳中封固,煅存性,研细)加粱上尘及青鱼胆、明矾、铜青,点咽喉。虚脱人及中寒人勿用。(《本草汇》)
治鼻衄不止:灯心(焙)一两。捣罗为散,入丹砂一钱,研。每服二钱匕,米饮调下。(《圣济总录》灯心散)
治破伤:灯心烂嚼,和唾贴之,用帛裹。(《胜金方》)
治乳痈乳吹:水灯心一两。酒水各半煎服。(《中医药实验研究》)
治阴疳:灯心草(烧灰),入轻粉、麝香(共研末涂敷)。(《纲目》)
伤口流血。用灯心草嚼烂敷患处。
鼻血不止。用灯心草一两为末,加丹砂一钱。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喉痹。用灯心草一把,瓦上烧存性,加炒盐一匙,每取少许吹入喉中。又方:用灯心草灰二钱,加硼砂粉一钱,和匀,吹喉。又方:用灯心草、箬叶烧灰,等分和匀,吹喉。又方:用灯心草、红花烧灰,酒送服一钱。
失眠。用灯心草煎水代茶喝。
湿热黄疸。用灯草根四两,加酒、水各半,煮半日,露一夜,温服。
备注
尚有同属植物野灯心草、拟灯心草等亦作灯心草入药。
摘录
《*辞典》
上一篇:砂仁花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单头紫菀的功效与作用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惊蛰养生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17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17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16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16日快讯
- 丁甘仁:倡寒温经时统一 创近代中医教育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