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方剂 --> 中药方剂X --> 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发越风寒,分利水气。行水发汗。外发太阳之表实,内散三焦之寒饮。

3.咳嗽:姜佐景治张某,暑天多水浴,因而致咳,诸药乏效,遇寒则增剧,此为心下有水气,与小青龙汤,净麻黄钱半、川桂枝钱半,大白芍二钱、生甘草一钱、北细辛钱半、五味子钱半、干姜钱半、姜半夏三钱。二日后,咳已全愈,但觉微喘耳,此为余邪,宜三拗汤轻剂。

4.溢饮:水饮流行,归于四肢,当汗不汗,身体疼重,即经所谓溢饮也,此症以得汗为出路,然饮既流溢,亦随人之脏气寒热而化,今饮从寒化,忌用辛凉发汗之剂,宜以辛温发汗利水方合,治法拟用小青龙主之,麻黄三钱(去根节,先煎去沫)、白芍药三钱、干姜三钱、炙甘草三钱、桂枝木三钱、五味子一钱五分、法半夏一钱五分、细辛三钱同煎服。

5.肺胀:诊得脉浮大,目如脱,气急而喘,是肺胀之实症,幸下元未虚,可施以发散,拟用小青龙汤主之,麻黄二钱(去根节,先煎,去沫)、白芍药二钱、炙桂枝二钱,干姜二钱、法半夏三钱、五味子一钱、细辛八分,水同煎。

6.小儿肺炎:辨证为表寒实证者,用小青龙汤(麻黄、桂枝、芍药各6g,五味子、细辛各2g,干姜、半夏、甘草各3g)治疗小儿喘息型肺炎11例,方中麻黄、桂枝、干姜、五味子快火急煎;细辛后下。烦重者重用五味子,痰稠者加竹沥,苔黄者加黄芩。一剂两煎,混合后分4-6次口服,喘重者隔30分钟服一次。病情好转后换服二陈汤善后,11例全部治愈。症状消失时间,其中最短2天,最长12天,平均3.8天。

【各家论述】1.《伤寒明理论》:麻黄味甘辛温,为发散之主,表不解,应发散之,则以麻黄为君。桂味辛热,首草味甘平,甘辛为阳,佐麻黄表散之,用二者所以为臣。芍药味酸微寒,五味子味酸温,二者所以为佐者,寒饮伤肺,咳逆而喘,则肺气逆。《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故用芍药、五味子为佐,以收逆气。干姜味辛热,细辛味辛热,半夏味辛微温,三者所以为使者,心下有水,津液不行,则肾气燥。《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是以干姜、细辛、半夏为使,以散寒水。逆气收,寒水散,津液通行,汗出而解矣。水蓄则津液不行,气燥而渴,半夏味辛温,燥津液者也,去之则津液易复;栝萎根味苦微寒,润枯燥者也,加之则津液通行,是为渴所宜也。水气下行,渍入肠间,则为利,下利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麻黄专为表散,非下利所宜,故去之;芫花味苦寒,酸苦为涌泄之剂,水去利则止,芫花下水,故加之。噎为胃气虚竭,麻黄发汗,非胃虚冷所宜,故去之;附子辛热,热则温其气,辛则散其寒,而噎者为当,两相佐之,是以祛散冷寒之气。水蓄下焦,渗泄可也,发汗则非所当,故去麻黄;而茯苓味甘淡,专行津液,故加茯苓。喘为气逆,麻黄发阳,去之则气易顺,杏仁味甘苦温,加之以泄逆气。

2.《医方考》:青龙者,东方木神,主发育万物,方以发散为义,故名之。

3.《重订通俗伤寒论》何秀山按:风寒外搏,痰饮内伏,发为痰嗽气喘者,必须以小青龙加减施治。盖君以麻、桂辛温泄卫,即佐以芍、草酸甘护营;妙在干姜与五味拌捣为臣,一温肺阳而化饮,一收肺气以定喘;又以半夏之辛滑降痰,细辛之辛润行水,则痰饮悉化为水气,自然津津汗出而解。

4.《研经言》:古经方必有主药,无之者小青龙是也。何以言之?方中麻、芍、姜、辛、桂、甘各三两,味、夏各半升。考古半升,约古分亦三两。仲景每以半夏半斤配生姜三两,五味半升配生姜三两,此方正其例也。八味轻重同则不相统,故曰无主药。或谓麻黄先煎即是主药,岂知麻黄以有沫当去,不得不先煎,与先煎泽漆、先煎大黄有别。特以肺为水源,以此疏其壅塞耳!且本方加减法云去麻黄者四,麻黄在可去之例,岂主药乎?匪特麻黄非主药也,即桂枝亦不过因表不解发热而用之,其与芍药、甘草同用,全乎桂枝汤矣。桂枝即非主药,芍药、甘草更可知已,又何论半夏乎?此方本

|<< << < 1 2 3 > >> >>|

本页关键字:青龙汤  细辛五昧汤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小柴胡汤        下一篇:逍遥散

>> 返回中药方剂X页面    >> 返回首页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