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S --> 山小橘

山小橘

山小橘用于祛风解表;化痰止咳;理气消积;散瘀消肿。主治感冒咳嗽;食滞纳呆;食积腹痛;疝气痛;跌打肿痛食。

【出处】出自《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拼音名】Shān Xiǎo Jú

【英文名】Root of Citrusleaf Glycosmis

【别名】野沙柑、饭汤木、酒饼木、山油甘、山橘。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山小橘的根和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cosmis citrifolia (Willd.)Lindl.[Limonia citrifolia Willd.;G.parviflora (Sims)Little]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叶鲜用。

【原形态】山小橘 灌木或小乔木,高约3m。嫩枝常被褐锈色绒毛且呈压扁状。叶互生,有单叶和羽状复叶两种;单叶生于短柄上;奇数现状复叶具小叶3-5;小叶柄长1-4mm;小叶片纸质,长圆形,长6-18cm,宽2.5-5cm,先端渐尖或急尖而钝头,基部狭楔形,缘或为不规则的微波状,两面无毛,上面绿色,下面较淡,具透明腺点,干后两面苍暗。圆锥花序胞生,稀顶生,长2-6cm,花序轴初时被褐色短柔毛;萼5裂,广卵形,外被毛;花瓣5,白色或淡黄色,椭圆形,长约3-4mm,光滑;雄蕊10,等长,药隔无腺体,但在先端为延长的凸尖;于房上位,扁圆形,花柱短,有细小腺点。浆果近球形,直径1-1.5cm,淡红色或朱红色,熟时半透明,味甜可食。花期6-9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低丘陵的灌丛或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叶片多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4cm,宽3-6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灰绿色,微有光泽,下面浅黄绿色。叶脉稍隆起,两面有透明腺点;叶柄短。气微香,味苦、辛。

【化学成份】根和茎皮含山小橘碱(Glycofoline)。

【性味】苦;平

【归经】肺;胃;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化痰止咳;理气消积;散瘀消肿。主治感冒咳嗽;食滞纳呆;食积腹痛;疝气痛;跌打肿痛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叶捣敷。

【注意】《广西中草药》:孕妇忌服。

【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名录》:消肿,止血,散血,行气,消积。2.《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祛风发表,行气止咳。治感冒咳嗽,小肠疝气痛,冻疮。3.《广西中草药》:祛痰,散瘀,消积。治食积腹痛,跌打肿痛。

【摘录】《中华本草》

本页关键字:山小橘  感冒咳嗽  食滞纳呆  食积腹痛  野沙柑  饭汤木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山小橘        下一篇:三角叶风毛菊

>> 返回中药词典S页面    >> 返回首页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