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R --> 忍冬藤

忍冬藤

忍冬藤用于清热,解毒,通络。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传染性肝炎,痈肿疮毒,筋骨疼痛。

【出处】《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Rěn Dōnɡ Ténɡ

【别名】老翁须、金钗股、大薜荔、水杨藤、千金藤(《苏沈良方》),鸳鸯草(《墨庄漫录》),鹭鸶藤(《履巉岩本草》),忍冬草(《证治要诀》),左缠藤(《余居士选奇方》),忍寒草(《洪氏集验方》),通灵草、蜜桶藤(《土宿本草》),金银花藤(《丹溪心法》),金银藤(《乾坤生意秘韫》),金银花杆(《滇南本草》),甜藤(《本草述》),右篆藤(《分类草药性》),右旋藤(《贵州民间方药集》),二花秧、银花秧(《河南中药手册》)。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茎叶。秋、冬割取带叶的茎藤,扎成小捆,晒干。

【原形态】

忍冬(《别录》)

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高达9米。茎中空,幼枝密生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4~10毫米,密被短柔毛;叶片卵圆形,或长卵形,长2.5~8厘米,宽1~5.5厘米,先端短尖,罕钝圆,基部圆形或近于心形,全缘,两面和边缘均被短柔毛。花成对腋生;花梗密被短柔毛;苞片2枚,叶状,广卵形;小苞长约1毫米;花萼短小,5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急尖;合瓣花冠左右对称,长达5厘米,唇形,上唇4浅裂,花冠筒细长,约与唇部等长,外面被短柔毛,花初开时为白色,2~3日后变金黄色;雄蕊5,着生在花冠管口附近;子房下位,花柱细长,和雄蕊皆伸出花冠外。浆果球形,直径约6毫米,熟时黑色。花期5~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中,亦有栽培。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

主产浙江、四川、江苏、河南、陕西、山东、广西、湖南等地。此外安徽、甘肃、湖北、江西、福建、山西、云南、辽宁、河北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茎呈细长圆柱形,直径1.5~6毫米,表面暗红色或灰棕色,有细柔毛,尤以嫩枝为多。皮部易剥落,常撕裂作纤维状。茎上常带有椭圆形、绿黄色的叶,多破碎不全。质坚脆,断面灰白色或黄白色,中央髓部有空隙。气弱,味淡。以外皮枣红色、质嫩带叶者为佳。

【化学成份】叶含忍冬甙即木犀草素-7-鼠李糖葡萄糖甙、木犀草素等黄酮类。茎含鞣质、生物碱。

【药理作用】

木犀草素对平滑肌(兔寓体小肠)有解痉作用,但不及罂粟碱;并有轻度利尿(增加氯化钠的排出)作用。

木犀草素在年幼大鼠(生后25~28天)口服后,可使胸腺萎缩,此作用与垂体-肾上腺系统有关,可用来解释其抗炎作用。木犀草素在体外,浓度为1:350000时,能抑制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的生长。

【炮制】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切片,晒干。

【性味】

甘,寒。

①《别录》:甘,温,无毒。

②《药性论》:味辛。

③《本草拾遗》:小寒。

④《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微寒。

【归经】

入心、肺经。

①《要药分剂》:入肺经。

②《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通络。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传染性肝炎,痈肿疮毒,筋骨疼痛。

①《别录》:主寒热身肿。

陶弘景:煮汁以酿酒,补虚疗风。

③《药性论》:主腹胀满,能土气下澼。

④《本草拾遗》:主热毒血痢水痢。

⑤《履巉岩本草》:治筋骨疼痛。

⑥《滇南本草》:宽中下气,消痰,祛风热,清咽喉热痛。

⑦《纲目》: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恶疮,散热解毒。

⑧《本草再新》:治心虚火旺,补气宽中,咳嗽,痈痿。。

⑨《南京民间药草》:茎叶及花对眼睛发炎时有疗效。

⑩《贵州民间方药集》:叶:外敷治刀伤。

⑾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湿热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入丸、散或浸酒。外用:煎水熏洗、熬膏贴或研末调敷。

【附方】

①治四时外感、发热口渴,

|<< << < 1 2 3 > >> >>|

本页关键字:忍冬藤  温病发热  热毒血痢  染性肝炎  老翁须  金钗股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忍冬藤        下一篇:戎盐

>> 返回中药词典R页面    >> 返回首页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