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N --> 硇砂

硇砂

硇砂用于消积软坚,破瘀散结。治癥瘕痃癣,噎膈反胃,痰饮,喉痹,积痢,经闭,目翳,息肉,疣赘,疔疮,瘰疬,痈肿,恶疮。

【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Náo Shā

【别名】北庭砂(《四声本草》),亦砂、黄砂(《石药尔雅》),狄盐(《日华子本草》),气砂(《本草图经》),白硇砂(《中药志》)。

【来源】为卤化物类矿物硇砂的晶体。采得后,除去杂质沙石等。或由人工合成。

【原形态】等轴晶系。晶体一般呈柱状、纤维状及粒状。白色或淡灰。条痕为白色。玻璃光泽。透明或微透明。断口呈贝壳状。硬度1.5~2。比重1.52。性脆。多产于火山熔岩的岩穴内,有时与石炭、石盐伴生,当石炭燃烧时也可产生,成壳皮状覆于岩石表面。

【生境分布】产青海、甘肃、新疆等地。

【性状】为白色结晶体,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粒状,大小不一。全体白色,有的稍带淡黄色。质较脆,易碎,用指甲即可刮下白色粉末,断面显束针状纹理,有光泽。臭微,用舌舔之,味咸苦而刺舌。以块整,色白、有光泽、无杂质者为佳。热之不熔融而挥散。可溶于水,水溶液显铵盐与氯化物之各种反应。

【化学成份】

白硇砂主要含氯化铵。

纯氯化铵为无色结晶。近代硇砂,常用人工制作,纯度可以极高。紫硇砂主要含氯化钠。

【炮制】

硇砂:除去杂质,打成碎块。制硇砂:取硇砂碎块,置沸水中溶化,澄清,除去残渣,倾入磁盆中,加醋隔水加热蒸发,随时将液面的白色浮霜捞出,置白纸上,干燥即成。(每硇砂100斤,用醋50斤)

①《日华子本草》:凡修制硇砂,用黄丹、石灰作柜,煅赤使用,并无毒。

②《本草衍义》:硇砂,用须水飞过,入磁器中,于重汤中煮其器,使自干,杀其毒,去其尘秽。

③《纲目》:硇砂,今时人多用水飞净,醋煮干如霜,刮下用之。

【性味】

咸苦辛,温,有毒。

①《药性论》:味酸咸,有大毒。

②《唐本草》:味咸苦辛,温,有毒。

③《日华子本草》:味辛酸,暖,无毒。

【归经】

入肝、脾、胃经。

①《玉楸药解》:入足太阴脾、手太阴肺经。

②《本草求真》:专入肠、胃。

③《本草再新》:入盱、脾二经。

【功能主治】

消积软坚,破瘀散结。治癥瘕痃癣,噎膈反胃,痰饮,喉痹,积痢,经闭,目翳,息肉,疣赘,疔疮,瘰疬,痈肿,恶疮。

①《唐本草》:主积聚,破结血,烂眙,止痛下气,疗咳嗽,宿冷,去恶肉,生好肌。

②《本草拾遗》:主妇人丈夫羸瘦积病,血气不调,肠鸣,食次不消,腰脚疼冷,痃癖,痰饮,喉中结气,反胃吐水,令人能食,肥健。

③《日华子本草》:补水藏,暖子宫,消冷癖瘀血,宿食不消,气块痃癖及血崩带下,恶疮息肉,食肉饱胀,夜多小便,女人血气心疼,丈夫腰胯酸重,四肢不任。

④《本草衍义》:合他药,治目中翳。

王好古:消肉积。

⑥《纲目》:治噎膈,癥瘕,积痢,骨哽,除痣黡疣赞。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1~3分。外用:研末点、撒或调敷,或入膏药中贴,或化水点涂。

【注意】

体虚无实邪积聚及孕妇忌服。

①《药性论》:畏浆水。忌羊血。能腐坏人肠胃。

②《唐本草》:有毒,不宜多服。

③《本草拾遗》:有暴热,损发。

④《日华子本草》:畏-切酸。

【附方】

①治妇人食黡久不消,令人瘦弱食少:硇砂(细研)、青礞石硫黄(细研)、京山棱(微炮,锉)、干漆(捣碎,炒令烟出)、穿山甲(炙令黄焦)各半两,巴豆三十枚(去皮,炒令黄色)。上药,捣罗为末,用软饭和丸如小豆大。每服,空心以生姜、橘皮汤下五丸。(《圣惠方》硇砂丸)

②治痃癖:鼠屎一合,炒令黄,以水二升,煮五、六沸,极热滤取汁,置碗中,急纳硇砂一小两,乃盖头经宿,明日平旦温为两服,稍晚眼,无所忌。(《外台秘要》)

③治虚中有积,心腹肋胁胀痛:附子半两(炮),硇砂一钱(汤飞),丁香一钱(不见火),干姜一钱半。上为细末,旋入硇砂,研和,用稀面糊为丸

|<< << < 1 2 3 > >> >>|

本页关键字:硇砂  癥瘕痃癣  噎膈反胃  痰饮  喉痹  积痢  北庭砂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硇砂        下一篇:硇砂

>> 返回中药词典N页面    >> 返回首页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