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B --> 鳖血

鳖血

鳖血为爬行纲龟鳖目鳖科中华鳖,以血入药。滋阴清热,活血通络。主虚劳潮热,阴虚低热,胁痛,口眼㖞斜,脱肛。

鳖血--《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 Biē Xuè

【别名】团鱼血

【来源】爬行纲龟鳖目鳖科中华鳖Amyda sinensis (Wiegmann),以血入药。

【生境分布】从东北到海南岛、陕西、甘肃、四川、云南。

【功能主治】

滋阴退热。并有强壮作用。

治肺结核潮热:鳖1只,取血,以热黄酒适量,冲服,当日服完,以能持续用者为好。

【附方】

鳖血炒柴胡:亦用于肺结核,退虚热。

鳖血石灰粉:外用撒布治外伤出血(包括跌打伤、刀伤、枪珠弹片伤等)。制法:宰鳖取血,滴入干石灰粉内,搅和捏成团,穿线其中,悬于通风处阴干,研末即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鳖血--《*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 Biē Xuè

【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血。

【功能主治】

治口眼歪斜,虚劳潮热,脱肛。

①《药性论》:"鳖头血涂脱肛。"

②《纲目》:"治风中血脉,口眼歪僻,小儿疳劳潮热。"

③《现代实用中药》:"生饮,用于结核潮热有效。"

【附方】

①治中风口歪:鳖血调乌头末涂之,待正则即揭去。(《肘后方》)

②治小儿诸疳:吴茱萸、胡黄连(锉碎,用鳖血浸一宿,同吴茱萸炒令干焦,去吴萸不用)、白芜荑仁、柴胡(去芦)各等分。上为细末,用獖猪胆汁浸,蒸饼和丸绿豆大。每服十丸,热水下,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鳖血煎丸)

【各家论述】《纲目》:"按《千金方》云,目瞤、唇动、口歪,皆风入血脉,急以小续命汤服之,外用鳖血或鸡冠血调伏龙肝散涂之,干则再上,甚妙。盖鳖血之性急缩走血,故治口歪、脱肛之病。"

【临床应用】 治疗骨关节结核:将鳖用生理盐水洗净,以无菌操作切断其单侧颈动脉(避免损伤气管),放血入无菌试管中,分离血清,置于2~4℃冰箱中备用。用时以无菌注射器吸取鳖血清2毫升,加0.25%普鲁卡因0.5毫升,肾上腺素0.1毫升(预防血清过敏反应),肌肉注射,每日1次。注射前后使患者保持绝对安静。治疗12例,其中10例经5~20次后临床治愈;2例显效后中断治疗。一般注射血清3次以上,局部肿胀疼痛即见消失,瘘孔愈合,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

【摘录】《*辞典》

鳖血--《中华本草》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拼音名】 Biē Xuè

【英文名】 Soft-shelled Turtle blood, fresh-water turtle blood

【来源】

药材基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或山瑞鳖的新鲜血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 2.Trionyx steindachneri Siebenrock

采收和储藏:捕捉杀死时取其鲜血,鲜用或冷藏。

【原形态】

1.中华鳖,体呈椭圆形或近卵圆形,成体全长约30-40cm。头尖,吻长,形成吻突呈短管状;鼻孔位于吻突前端,上下颌缘覆有角质硬鞘,无齿,眼小;瞳孔圆表,鼓膜不明显,颈部可长达70mm以上,颈基部无颗粒状疣,头、颈可完全缩入甲内。背腹甲均无角质板而被有革质软皮,边缘具柔软的较厚的结缔组织,谷称裙边。背面皮肤有突起小疣,成纵行棱起,背部中央稍凸起,椎板8对,肋板8对,无臀板,边缘无缘板相连。背部骨片没有完全骨质化,肋骨与肋板愈合,其末端突出于肋板外侧。四肢较扁平,前肢5指;内侧三指有外露的爪;外侧二指的爪全被皮肤包裹而不外露,后肢趾爪生长情况亦同,指、趾间具蹼而发达。雄性体较扁而尾较长,末端露出于裙边;雌性尾粗短,不露出裙边。泄殖肛孔纵裂。头颈部上面橄榄绿色,下面黄色,下颌至喉部有黄色斑纹,两眼前后有黑纹,眼后头顶部有10余个黑点。体背橄榄绿色或黑棕色,具黑斑,腹部肉黄色,两侧裙边处有绿色大斑纹,近尾部有两团豌豆大的绿色斑纹。前肢上面橄榄绿色;下面淡黄色,后肢上面色较浅。尾部正中为橄榄绿色,

|<< << < 1 2 > >> >>|

本页关键字:鳖血  团鱼血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鳖脂        下一篇:鸨油

>> 返回中药词典B页面    >> 返回首页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