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哮喘 珍爱生命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我国成年人哮喘发病率约为10%,儿童发病率则更高,约为12%左右,近年来还在逐渐升高。目前很多患者对此疾病并不十分了解,故而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1个周二设立为“世界哮喘日”,对哮喘进行宣传,以期提高其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和控制率。
定义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其发作机制通常是因慢性气道炎症所致的支气管气道痉挛。这是一种气道的高反应状态,比如接触少量的过敏原或一点点刺激性气味,便可导致气道的严重不适,出现严重喘息、咳嗽的反应,这种气道的易敏感状态便是气道高反应,与个人体质相关,绝大多数的患者有过敏史,故而脱离能够引起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是支气管哮喘患者最应注意的问题。
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 与基因遗传相关,2/3的患者有家族遗传病史。
激发因素 花粉、气道细菌或病毒感染、坚果、海鲜、动物毛发等;阿司匹林等药物;空气污染、吸烟、刺激性气味等;妊娠、剧烈运动、精神因素等均可诱发哮喘发作。
临床表现
发作期 典型的哮喘可以表现为支气管发生痉挛后,引起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如喘息咳嗽等)。不典型的哮喘可以表现为发作性胸闷,或顽固性咳嗽,且是唯一的临床表现。
慢性持续期 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气道痉挛症状(如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
缓解期 经过治疗或脱离过敏原后,哮喘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可进入哮喘缓解期,故而哮喘的支气管痉挛被认为是可逆的,哮喘的发作被认为是可控的。
中医发病理论
中医认为哮喘病机总属“正虚邪实”“哮有宿根”。“痰饮宿根”是哮喘反复发作的病理基础。哮喘在急性发作期,以邪实为主,表现为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的喉中哮鸣,治疗以驱邪为主,祛风化痰、解痉平喘,结合有寒、热、虚的不同,以分证论治。缓解期中医治疗具有优势,通过补益脾肺肾,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能够预防和减少复发。
治疗及管理
①明确诊断 肺功能检查、FENO及舒张/激发试验和微型峰流速仪昼夜变异率记录是十分必要的手段。
②查找诱发因素,及时脱离变应原
③合理药物治疗 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一系列药物,可根据严重程度相互配合使用。其治疗原则强调从发作期一直到缓解期的全病程治疗,要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用药。
④坚持随访 慢性持续期的管理和治疗是治疗哮喘的关键环节,即使患者感觉良好,也请坚持随访、定期检查以判断哮喘是否得到良好控制。
⑤培养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 掌握正确的干粉吸入剂、雾化器等吸入装置的使用方法。参加哮喘教育活动,主动参与哮喘的控制和管理,理解定期随访的重要性。了解预防哮喘的保健方法,可极大地减轻和减少哮喘再发作的机会。
本页关键字:哮喘 慢性气道疾病 支气管气道痉挛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用《神农本草经》解读经方配伍 下一篇:阴阳索隐——兼谈中华文明的三大里程碑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七月顺时养生:劳逸结合 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大暑养生
- 牙好助长寿,健齿10“法宝”
- 诗词中的“心”及其蕴含的医学道理
- 气虚体质易感冒 顾护阳气御外邪
- 荷香沁脾胜百花 子实花叶入药佳
- 针灸调治尿失禁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