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管理疫情防控和有序诊疗
随着国外疫情持续发展,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在加大,疫情防控警惕性不能降低,要求不能降低,在分区分级差异化推进开展正常医疗服务工作的同时,对疫情防控必须慎终如始。辨证论证是中医学精髓。辨证是中医诊治疾病的过程,也是中医诊治疾病的根本方法,是用系统思维处理具体事情的方法。临床上,辨证就是把多种症状加以分析综合,探讨病因,从而确定证候的思维过程。比如头痛是症状,若与发热、身痛及脉浮等结合起来,便为外感证候。可见,辨证是如何去认识疾病,论治是怎样来确定治疗,是中医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我们可以辨证管理疫情防控和有序诊疗两者之间的关系,高质量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审证求机把关键
内科病证虽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和病机变化,但主要分为外感时病和内伤杂病。审证求机是从整体和动态去分析疾病的各种复杂的征象,综合归纳推论出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和病变的机理,其本质在于病机。对于医院而言,科学规范、精准有效的感控防线可以减少医务人员和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同时保证正常有序的医疗生产。因此,应以院内、院外为病机关键环节,从根本上明确原则和治法,筑牢医院感染控制的防线。
预检分诊是做好外部进入医院内部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应该严格执行门诊预检分诊制度的原则,绝对分开职工和患者出入医院的通道,加强对进入医院人员的实名登记、流调筛查和体温检测。利用信息化大数据,增设的二维码扫描系统合理筛查入院人员的基本情况,对发热的患者详细记录流行病学史并一律引导至发热门诊进行就诊。医院内部重点加强门诊和住院病区的管理,明确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是第一责任人。门诊楼前进行再次预检,加强门诊导医服务,做好协调沟通和解释,严管候诊区域,避免二次聚集,合理疏导就诊,优先接诊急危重症患者。门诊医师执行“一人一诊一室”,特别是呼吸、儿科等重点科室加强防护,减少交叉感染。病区固定安排1名确定需要陪护的人员,办理相关陪护证明,同住院病人一样进行要求,不得随意离开病房。同时,每日对住院患者、陪护家属和工作人员进行排查、登记和上报。
明辨缓急定治法
从疫情发生开始到现在,国家已经先后出台了7版的诊疗方案和6版的防控方案,对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的各方面均有明确可操作性的规定,尤其是对发热病人的诊断、处理和转运流程进行了规范。但对于特殊的临床科室和遇到紧急危重的发热病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危时,当急则治其标,做好人防和技防,优化流程和方案,强化预案和演练,才能保证病人的生命健康和医疗质量安全。比如产科收治发热未排除新冠肺炎或疑似新冠肺炎,宫口全开急需分娩的产妇在产房进行分娩、护理、消毒隔离处置以及新生儿管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将处理流程反复培训并印制上墙。标本反映了疾病在病变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关系,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精选方药强疗效
精选方药的提前是诊断和辨证的明确和准确,在影像检查基础上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是做好“两手抓”工作体系举足轻重的环节,不但缩短疑似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时间,而且为落实“四早”要求夯实了基础。而有效提升医务人员高度责任心、职业敏感性和准确判断力是科学做好防控,有序开展诊疗重要的方药。只要我们在日常诊疗行为中,认真贯彻和把握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并加以实施,不断学习、培训、实践和总结,对医院制定的流程和要求了如指掌,落实到位,管理部门督查指导,及时解决问题,诊疗工作自然可以得心应手。另外,提高临床用药有效性的同时还应有精准性。针对疫情防控时期的诊疗工作,实行科室分区分级的差异化物资调配保障,既避免了徒劳无功防控的形式主义,又可避免防控过度造成的资源浪费。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重要指示,为全国人民做好疫情防控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要求防疫情和促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中医诊治疾病从整体观念出发,全面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辨证地解决问题。因此,医院客观全面收集好疫情防控和有序诊疗的“四诊”资料,根据国家和省市文件精神的要求,取得对防控和诊疗客观情况完整的整体认识,辨证施治,方可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董盛)
上一篇:肿瘤患者在新冠肺炎影响下的中医药心理干预 下一篇:谈中华民族战“疫”的气概与智慧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清明养生
- 春日踏青提防“桃花癣” 正确调护有“五忌”
- 《本草纲目》中关于中医药“抗疫”的记载
- 看看你属于肝癌“高危人群”吗?该如何正确预防?
- 谈中华民族战“疫”的气概与智慧
- 辨证管理疫情防控和有序诊疗
- 肿瘤患者在新冠肺炎影响下的中医药心理干预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