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治疗崩漏六法
名噪三晋的平遥县“王氏中医妇科”,始于北宋,历经千年历史,迄今已传29代。崩漏是危及女性身体健康的主要病症。暴崩下血者,甚则危及妇人生命。王氏妇科特别重视对妇人崩漏的治疗,倡导引血归经、活涩并用、注重升提、炭止膠固、宁血止血等治疗方法。
止血与活血
王氏妇科认为,女性崩漏,其出血与瘀血是一个互为因果关系,往往是出血在前为因,瘀血在后为果。如瘀血留而不去,有可能转化为瘀血为因,出血为果。在临床中,往往是既有出血,又有瘀血,治疗当用止血活血法。同是止血,往往有留瘀之弊,活血往往有出血之忧。故止血活血并用,有相得益彰之效。临床应用,一是在大剂止血药中,适加活血之品。如三七参、生蒲黄、茜草等,甚则加桃仁、红花、元胡等药,共起活血化瘀止血作用,使瘀血去而新血得安。可根据临床症状增减活血药的用量。二是治疗先以活血之剂直去瘀滞,后以补益止血之品,止血固正。这也正是王氏妇科活涩并用之法。临床上,对崩漏患者常先服少腹逐瘀汤2剂,以祛其瘀,后服四物止血汤,以止血固正。收到很好的临床效果。
止血与宁血
崩漏一症,止血为本,宁血为标。出血时用止血法实乃中医“急则治其标”之意。临床中辨崩漏之虚实寒热而施治。但治则也是以止血为果。王氏妇科对崩漏止血,总结出许多临床经验方。如崩漏不止应用芥穗炭30克(方名“古拜散”),止血效果可靠,更有以人参、黄芪、当归为主药的止血经验方,善于应用炭类止血药,及各种胶固之品。其止血目的均在于急则治其标。崩漏一旦停止,则宜采用宁血之法。所谓宁血者,使血安宁,实则是“缓则治其本”之意也。此时,当认真分析崩漏的原因,精心调治,以固其本。王氏妇科认为,对崩漏的治疗,止血与宁血,是临床治疗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
止血与补血
崩漏一症,出血不止则为急症,当以止之。这是因为“止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血止后,血虚之症突显,又急当补之,以促康复。王氏妇科在临床中,对崩漏患者,多采用止血同时补血,双管齐下。不可有丝毫延误。始终认为有虚当补,补可复正。同时在补血之时,要注意气血同源,故补血与补气药同用。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不可不知。又要注意阴阳互根的关系,做到或补其气,或补其血,或补其阴,或补其阳。针对患者病因,从多角度治疗,达到止血与补血的治疗目的。
注重气机升提
崩漏出血,有一部分属于气虚,中气下陷,血无所摄之故。故祖父王培昌提醒,妇人崩漏,处方用药应加入升提之品。就是取其脾气应升,肾气应固。脾肾不足,则易致崩中漏下。治疗时加柴胡、升麻以升达阳气。阳气升,而血气摄。芥穗炭升阳有引血归经之妙。五味子、赤石脂、海螵蛸,则可固涩收涩止血。
清热泻火药配伍应用
妇人崩漏下血,临床上观察热证偏多,寒证偏少。实证多虚证少。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应用止血药也多辨证配伍苦寒泻热药。祖父王培昌告诫,应用清热泻火药,不可量大久用,用之太过,往往导致“寒则血凝”。为了防止致瘀,免留病根,可加入少量反佐之品,或炒而用之,以制苦寒之性。同时可炒炭用,也符合出血症“红见黑止”的理论。另苦寒药用之太多易伤胃气,故临床应用,中病即止,不可久服也。
滋阴与补气
妇人崩漏,常有血虚阴亏之象,但在临床上,应用滋阴药多甘寒滋腻,容易碍胃。特别是素有痰火和湿热者,更易留滞,用时应引起注意。如确需久服滋阴之品,可酌加少许砂仁、白豆蔻之品,以开胃醒脾,可保无虑。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对于崩漏失血过多者,宜加补气之品,以防气随血脱,以免有亡阴亡阳之虑,如一味独参汤,即有益气固脱之功。中医理论也早有明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也实乃此意也。
王氏妇科认为,对于离经而未离体之血,不论新旧,均当以瘀血论之。可尽快使其消散,或排除体外,以免发生瘀血而致后患。此乃经验之谈。
本页关键字:王氏中医妇科 治疗崩漏 暴崩下血 止血 活血 宁血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李佃贵用浊毒理论治噎膈、胃脘痛验案 下一篇:无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2017面神经疾病规范诊治进基层项目发布会隆重召开
- 安徽亳州药市2017年11月15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71年11月15日快讯
- 姜维忽患心绞痛 气闭血瘀功未成
- 双十一购物狂欢 切莫忽视健康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