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诊断 --> 中医问诊 --> 肛痈的问诊

肛痈的问诊

肛痈的问诊主要是肛周疼痛及全身发热情况。疼痛逐渐加重,呈持续性,剧烈时坐卧不安,夜不能眠,可致小便不通,大便秘结。

肛痈是指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而形成脓肿者,又称“脏毒”“悬痈”“坐马痈”“跨马痈”等。导致本病发生,多因过食肥甘、辛辣、海味、醇酒等物,加上饮食、大便、起居无规律,过度疲劳,湿热内生,肛门是太阳膀胱经所主,湿热侵及此经,湿浊不化,下注大肠,蕴结肛门,或肛门破损染毒,致经络阻隔,气血凝滞,日久肉腐成脓。本病位置较深者,不宜自行溃破,可继发全身重度感染,甚至可致休克。本病总的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祛湿,但彻底的治疗方法还是外科切开脓腔。

西医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属本病范畴。

(一)问诊要点

本病的问诊主要是肛周疼痛及全身发热情况。疼痛逐渐加重,呈持续性,剧烈时坐卧不安,夜不能眠,可致小便不通,大便秘结。根据部位不同,也可表现为肛门坠胀不适,便意频。本病大多伴有全身体温升高,其程度视脓肿部位不同而不同,部位深,体温较高;部位浅,则呈低烧。但体温高低与疼痛轻重不完全成正比。还应问肛周局部是否有红、肿、热表现,有无大便带血,应与血栓外痔、炎性外痔、肛裂、肛窦炎等相鉴别。

本病问诊应了解肛门直肠局部的红、肿、热、痛程度及脓液性质、全身症状。红肿较重,肛门坠胀疼痛,身软倦怠,食欲不振,渴不多饮,脓液黄浊者为湿热下注,肛痈大多数属此型;肛门红肿平塌,皮色暗红或不红,疼痛轻微或刺痛如锥,成脓较慢,脓液稀薄不臭,不发热或寒热往来者为阴虚湿热。

(二)分型问诊

1.实证

问诊:局部红、肿、热,痛显著,病情发展迅速,溃后脓液黄色稠厚而带粪臭味。伴有全身不适,恶寒发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者,为湿热下注。

治法:宜清热解毒利湿,方用草麻渗湿汤加减。早期热甚者,加金银花清热解毒;后期休虚,脓出不畅者,加黄苠以补气托脓。

2. 虚证

间诊疼痛轻,起病缓慢,病程长,有的可长达数月.不发热或有低热,全身倦怠无力。局部呈蔓肿,界限不清,溃破后脓液淡白稀薄,不臭或微带臭味者,为阴虚湿热。

治法:治宜滋阴清热,除湿软坚。方用滋阴除湿汤。若见咳嗽咯血,骨蒸盗汗者,加沙参麦门冬养阴清热。

3.肛门旁皮下脓肿

间诊肛周局部有持续性和搏动性剧烈疼痛,受压或咳嗽时加重。肛旁有明显红肿、硬结或触痛。体温正常或略高。

治法:手术切开,配合清热解毒利湿中药内服或外洗。

4.坐骨直肠窝脓肿

问诊:开始时肛管患侧有持续性微痛、酸胀,随着病情发展,疼痛逐渐加重,行走时更甚,坐卧不安,并有发热、畏寒、头痛、身倦无力等表现。肛门患侧有明显的硬结、压痛。

治法:手术切开,术后内服清热利湿汤,并用祛毒汤外洗。

5.肛管后脓肿

问诊:尾骶部疼痛剧烈,排便时尤为明显,伴发热,肛门后侧有硬结。

治法:同坐骨直肠窝脓肿。

6.直肠粘膜下脓肿

问诊:直肠内有沉甄坠胀感,排便和行走时疼痛加重,后期溃破时可便出脓液。有发热,畏寒,身疲乏力等。有对导致小便不畅。

治法:挂线法,配合清热解毒祛湿中药内服。

7.骨盆宜肠间隙脓肿

问诊:直肠坠胀、酸痛。发热较甄.出汗,神疲乏力,便意频而排出不畅,小便困难。

治法:切开引流或挂线治疗,术后内服清热利湿汤,并用祛毒汤外洗。

8.直肠后间隙脓肿

问诊:直肠内重坠,骶尾部钝痛,并向下肢放射。发热,畏寒,神疲乏力。

治法:同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本页关键字:肛痈问诊  肛痈  脏毒  悬痈  坐马痈  跨马痈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肛漏的问诊        下一篇:伤后发热的问诊

>> 返回中医问诊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