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脉之相兼脉介绍
《脉经》:“迟而涩,中寒有症结,迟而滑者胀,迟而缓者有寒,沉而迟,腹脏有冷病。”
《千金方》:“迟紧为寒,迟而涩,中寒有症结,迟而滑者胀,迟而缓者有寒,沉而迟,腹脏有冷病。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即为气,寒气相搏,则绞而痛;寸口脉迟而涩,迟即为寒,涩为少血。”
《四言举要》:“沉迟中气,弦迟者寒。”
《三因方》:“迟而涩,为瘢癖,咽酸。”
《诊家枢要》:“浮而迟,表有寒;沉而迟,里有寒;气寒则缩,血寒则凝也。”
《外科精义》:“疮家沉迟襦弱,皆宜托里。寸口脉缓而迟者,虚寒也。”
《濒湖脉学》:“浮迟风虚,沉迟虚寒。”
《诊家正眼》:“浮迟表寒,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医学入门》:“迟沉寒内浮寒外,迟涩咽酸癜瘕成,迟滑腹中觉胀大,惟有季夏及左尺,逢此便是肾经败。”
《古今医统》:“迟实为疼,迟虚寒滞,消中、夏月,沉迟俱忌。”
《景岳全书》:“浮而迟者,内气虚,沉而迟者,表气虚。迟兼滑大者,多风痰顽痰之候,迟兼细小者,必真阳亏弱而然。”
《脉确》:“浮迟寒在表,沉迟作里医;迟涩廒结,迟滑胀宜。”
《脉诀汇辨》:“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
《脉义简摩》:“浮迟表寒,沉迟里寒,迟涩为血病,迟滑为气病,迟兼滑大,风痰顽痹,迟兼细小,真阳亏损也。或阴寒留于中,为泄为痛,元气不营于表,寒栗拘挛,皆主阳虚阴盛之病也。凡人伤寒初解,遗热未清,经脉未充,胃气未变,必脉是迟滑,或见迟缓。”
《脉学阐微》:“迟而兼浮为表寒,兼沉主里寒,兼涩血寒,兼弦胃寒,兼细小,气虚血少,兼实,内有郁热或积滞。”迟脉与它脉相兼主病,如上表所示,各家均言浮迟主表寒,沉迟主里寒。惟张景岳言:“浮迟主内气虚,沉迟主表气虚。”是否为传抄之误?!否,这是因为景岳认为“沉脉亦有表证”,“浮脉亦有里证”。
张景岳指出:“浮虽属表,而凡阴虚血少,中气亏损者,必浮而无力,是浮不可以概言表。”(脉神·真辨)如阳明病中寒证,“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伤寒论·阳明篇)。此即浮迟之脉,而见里气虚寒之例。沉虽属里,而当表邪初感,由于发汗太过,表气已虚,亦可出现沉迟之脉。如“太阳病,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桂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此印因于外感过汗,表气已伤,营卫两虚,脉见沉迟之例,所以脉沉不可概言里。
崔氏《四言举要》言:“沉迟中气。”何解?中气即气中(去声),如中风之中、伤的意思。此由七情内伤,以致气机猝然阻滞而发病,如暴怒气厥、昏晕,或仆倒,牙关紧闭,两手紧握,而青,四肢厥冷,痰塞;鼻息微,脉沉迟而伏。“气中”与“气厥”,词异而证同。厥之因为气者,为气厥。气中是气机猝然郁阻闭塞,血脉不得流通,故脉见沉迟,甚则脉沉伏。
《古今医统》言:“消中、夏月,沉迟俱忌。”何解?消中,即中消病,为三消证之一。《素问·脉要精微论》:“瘅成为消中。”刘完素《三消论》说:“若饮食多而不甚饥,小便微而渐瘦者,名日消中。三消者,其燥热一也。”《景岳全书》更指出:“中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饥,不为肌肉,而日加消瘦,其病在脾胃,又谓之消中也。此三消者,古人悉认为火证,然有实火者,以邪热有余也;有虚火者,以真阴不足也。”据此可知,消中证既属火邪为患,当见洪数,滑实或沉细而数之脉,始为脉证相合,如脉反见沉迟,则是阳证见阴脉,预后不良。又夏月为阳热当令之时,当见浮洪之阳脉,是谓“脉从四时”。如反见沉迟之阴脉,则为“脉逆四时”。所以说“消中、夏月,沉迟俱忌”。
迟涩之脉,《三因方》主咽酸,《医学人门》主咽酸。考咽通嗪,即“吞酸”,俗称吐酸水。吞酸证有寒热之分,如脉见迟涩之脉,则属气血凝滞之寒证,临床常见于脾肾俱虚,或中气虚寒者,多用理中汤加吴茱萸治疗。
本页关键字:迟脉之相兼脉介绍 迟脉之相兼脉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