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诊断 --> 中医切诊 --> 诊脉要求介绍

诊脉要求介绍

诊脉除调神用指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条件与原则,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且需要切实遵守。因为,这些都是前人经验的结晶,是正确进行诊脉的保证。

诊脉除调神用指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条件与原则,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且需要切实遵守。因为,这些都是前人经验的结晶,是正确进行诊脉的保证。

体位

这主要是对患者就诊时的体位要求。患者一般正坐在医生的对面或侧面,前臂向前伸平,手心向上,腕部大致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将手表、手镯等物摘去,将过紧的袖口打开。手腕下放一松软的布枕,使腕部松弛自然,手掌手指自然放松。这样,气血运行流畅,可以真实地反映患者的脉象。患者若必须采取卧位时,亦应尽管使其平卧,将上臂向左右平伸,手腕手掌手指自然放松,手腕下亦可放一布枕。最好不要侧卧,因为侧卧时,在下面的手臂被压,可以影响血脉的正常运行,使原有脉象受到干扰。也不要扭转、抬举或低垂上臂,因为这样的话,也会影响气血的运行,面产生与疾病无关的变化。对此《王氏医存》有较详细的论述,其日:“病者侧卧,则在下之臂被压,而脉不能行;若覆其手,则腕扭而脉行不利;若低其手,则血下注而脉滞;若举其手,则气上窜而脉弛;若身覆,则气压而脉困;身若动,则气扰而脉忙。故病轻者,宜正坐,直腕、仰掌;病重者,宜正卧、直腕、仰掌,乃可诊脉”。

临床常见一些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如关节僵直,屈伸不便,或者呈强迫体位状态,致使不能正坐,正卧,手臂不能平伸,或手心不能向上。此对,不能强求体位姿势之正确,诊者应变通指法,努力排除各种干扰,以求最大限度地获取患者的真实脉象。有些医家则提出:如遇病情危重,正气衰微,而脉微欲绝之时,可以采用“覆手诊”法,即:使患者手心向下,面医者挽手取脉。如朱丹溪日:“凡看脉如得恶脉,当覆手取。如与正取同,乃元气绝,必难治矣;如与正取不同,乃阴阳错综未必死。”这是一种正取与覆取对比的诊法,是诊者对患者的脉象采取审慎态度的表现,唯恐错误诊断,贻误病情。

有些医家则认为:“覆手诊”仅可用于脉伏之时,如《脉诀刊误》云:“南北二政之岁,三阴司天在泉,尺寸或有不应者,反其诊则应矣。不应者,脉沉不应诊也,覆病人手诊之,则脉见也。沉者为浮,细者为大。除此外,无覆手诊。”其实,人之腕臂之肌肉、皮肤、血管,具有一定的张力,气血被约束在一定的通道之中,所谓“雍通营气令无所避”。在一般情况之下,其张力并不会随手腕之付仰而变化。《刊误》所云之沉为浮,细为大的现象,恐怕极难出现。即使是朱丹溪,他也认为,若是元气竭绝,无论仰手覆手,脉微欲绝的现象,是不会变化的。如果出现这样的变化,则可能是有各种干扰因素存在,绝对不会是患者病情所导致。

当然,对于“覆手诊”亦有不同的理懈,如周学海则认为:覆手当为反仲手。其日:“此所谓伏,非真伏也,乃沉之极也。凡诊脉皆仰置其手,反仰,谓将腕高枕,而手掌反折垂下,于是筋脉为之牵引绷急、而挺起矣,故沉者亦外见而可诊也。”无论是覆手诊与反仰手诊,均为脉沉伏、微弱之时,使患者采用一种特殊体位的诊法。前者欲借地心之弓I力,使脉搏变得显见一些;后者则期望牵动沉伏之脉,使之挺起而易诊。是否具有实用价值,难以一言面定,录之以备参考。

时间

诊脉的时间以清晨最佳。《素问·脉要精微论》日:“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诚如其所言,清晨之时,人体内外环境均处于平静状态,无情绪,动作、饮食等扰动,阴阳和顺。脉搏的任何细微变化,都不致被掩盖,况且,阳气为抗病之主,此时,若有邪气干扰最易发生变化,所以,此时阳气初生诊脉最佳。

然而,能于平旦之时就诊的患者很少,医者在平旦时能为诊视者更少。加之,若医者不能亲临诊视,而使患者到医生处就诊,其血气必然已被扰动,虽可在平旦之时就诊,但也失去了平旦诊脉的意义。况且,有些是突然发病的患者,有些是病情突然变化,此时,一刻千金不容等待平且诊视。陈无择早就指出:“仓卒病生,岂待平旦!”李东垣亦日:“若遇仓卒病患,不拘此论”。

所以,对多数患者而言,不能刻板地要求于平旦诊脉。况且,《内经》所谓的“常”字在古汉语中与“尚”字属偕音通假,是最好、晟佳的含义,不可作为规律而言。平旦这个时辰,虽然可以不必拘泥,但《内经》所提出的原则,却必须加以遵循。因为,脉搏的跳动,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为了使患者的脉搏正确地反映其疾病的内在变化,必须努力排除这些干扰因素。如劳动、运动等形体扰动之后,必须完全平静下来,才能进行诊脉,即使是未作任何剧烈运动,仅仅是前来就医这样的运动,也须要静坐片刻,待气息平定,再予诊视。正如李沽所云:“乘车走马,必待宁息,方与诊视。”如饮食之后,亦不可立即诊脉.因为,食人于阴而长气于阳,食后可使脉搏出异常搏动、使病脉得到掩盖。王燕昌在讲到饮食对脉搏的影响时说:“当其变时,则脉亦忽数忽迟而不定,皆饮食不节之咎也。此特迫以致之,原非病脉本象,比及时过则不复然矣,时未过而诊其脉,苟不知察,认为病象,其误非浅。”所以,一般情况下,食毕一两小时之后再行诊脉。另外,酒性傈悍,易于鼓动气血,乱入神识,饮酒之后更不可进行诊脉。卒洁日:“是以人醉莫与诊视,自醉莫诊视他人。”可见酒是诊脉的一大禁忌。情绪波动,劳心耗神,脉搏也会出现一时性的变化,这时也应平心静气地休息片刻,待思绪平定后再进行诊脉。当然,大惊卒恐则气乱、气下,忧思日久则气结、气耗,已成为阴阳错综之病态,则不在此例。

至于诊者本身,由于连续用指,曲运神思也可影响诊脉的效果。一则手指气血充盛,感觉随之发生变化;二则心血耗伤,心神浮越,难以虚心静气。所以,亦应休息片刻、再进行诊脉。

总之,所有这些,都是从《内经》诊以平旦这个原则中引伸出来的,也就是汪宏所云:“触类引申、难逾厥旨。”只要诊者认真遵循这些原则,随时随地都能进行诊脉。

诊满五十动

古人认为,气血一昼夜可运行五十周,而诊脉时至少要候五十动。《灵枢·根结篇》日:“持其寸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按照古代的说法,气血一昼夜运行五十周,一昼夜分为百刻。因此,运行一周则需两刻,合今日1728秒。而脉动五十至,所需时间不到60秒两者之间的差说明,五十动之间,气血并不能周遍五脏。由此可知:候五十动以知五脏气,不过是一个比喻而已,其真正的用意,在于告诫人们,切脉之时不可草率从事,要有足够的时间,以进行认真的诊查。张仲景在批评庸医不负责任的态度时,曾尖锐地指出:“相对斯须,使处汤药……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诀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管窥而已。”所以,自古以来,诊脉必满五卜动;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原则。如后人柳贯亦日:“古人以动数候脉,是吃紧语。须候五十动,乃知五脏缺失。今人指到腕间即云见了,夫五十动岂弹指间事耶?”诊脉需要有充足的时间,但也不是越长越好,像《医宗必读》所云:“必每候五十,凡九候得四百五十,两手合计九百,方与经旨相合也。”则又未免过于迂腐。以每分钟75动计算,900动以做到的。临床上,常先候五十动以知其结促代止的情况,然后再根据两手六脉的独异之处,细细推寻,不必待九百至,也可尽得脉象的变化情况。正如何希时所说;“候五十动是切诊的第一步,次则三部九候,节去普遍之脉而不究,取看独异之脉,而深入探求之,则病之理与其变,得矣。如是者,即三次五十动亦非难事也。”

总之,诊脉的时间,不可少于一分钟,应在三五分钟之间,有时甚至可以达五至十分钟。

本页关键字:诊脉要求介绍  诊脉要求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仓公脉法介绍        下一篇:诊脉方法之治神

>> 返回中医切诊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