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者,君主之官也;推动全身血脉流动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黄帝内经》
心为君主之官,对于人体而言就像君主在国内的地位,如果心脏功能正常,身体其他器官即可发挥其正常作用。若心的功能受损,身体其他脏腑健康也会受影响,各器官就会丧失其应有作用。所以,我们必须保护好自己的心脏。
人的生命活动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五脏六腑有各自的生理功能,同时相互协作、相互制约,共同维系正常的生命活动。中医认为,全身机能活动起到主宰、协调作用的是“心”因而称心为“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素问·灵兰秘典论》上有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也。”也说明心在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的“君主”地位最先体现在“心主身之血脉”上,脉为血液运行之通道,为“血之府”,脉环接在心,要依赖心脏的推动才可以让血液循行在脉内,同时输送到全身各处。心、脉和血液构成了血循环系统,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能得到濡养,进而各司其职,维持其正常生理机能。因此,“心主身之血脉”的生理机能为其“君主”地位的基石。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脉道同利,血运流畅,整个人就会面色红润有光泽,精神充沛,脉象缓和、均匀有力,唇舌淡红润泽等。
心为“君主之官”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它主持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故《灵兰秘典论》谓其“神明出焉”。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为最高级的生命活动,可以概括成对外界客观事物反映的认识全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考、想象、判别、反应等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有目的、有预见性的意识行为,此为人脑功能。
但是传统中医将大脑的这一生理功能主要归诸于心。如《诗经》中的“我心伤悲”“我心苑结”“帝度其心”等;《周易》中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立心不恒”等;《尔雅·释言》所训“谋,心也”;《孟子》有所谓“心之官则恩,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以及“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等。由于其影响所及,在同时代的医书之中阐述的也是这样的观点。如《灵枢·本神》所谓“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处物谓之智”等论述,也将认识外界事物和其思维、判断能力等主要归属于心。
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和脏腑的生理活动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五脏精气为情志活动之物质基础。《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五味人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说明精神活动要依赖五脏六腑的正常活动时产生的有营养作用的精微物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并进一步将情志活动分属于五脏,即心志为喜、肝志为怒、脾志为思、肺志为忧、肾志为恐。倘若脏腑功能的失调,则必然导致精神情志的异常变化,故《本神》篇分析了诸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等有关脏腑盛衰反映出来的情志病理机制。
中医还强调情志失调会对生理产生的重大影响。《灵枢·寿天刚柔》上有云:“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藏,乃病藏。”《灵枢·百病始生》上有云:“喜乐不节则伤藏,藏伤则病起于阴。”《黄帝内经》上还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的说法,说明情志过极对脏腑机能的损害是非常大的。此外,《内经》中还讨论了因情志刺激超出机体承受和自我调节范畴导致的脏腑逆乱致死的病理机制,无非是气血逆乱、阴阳相并,一定会伤及心主血脉、心主神明功能,最终导致“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
上一篇:日常养心并不难,4大穴位要常按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五月顺时养生:关注心脏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芒种养生
- 炎炎夏季是个“坎儿”,警惕这些疾病乘虚而入
- 临床上大肠癌的中医综合治疗
- 中医药辩证治疗眩晕症的几点思考
- 馆陶县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助您生个健康聪明的小宝宝!
- 防控疫情心系百姓,便民措施温暖人心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