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时节宜闭藏 食物进补宜扶阳
明知道身体弱,还要顶着寒冷锻炼,哪有不生病之理?已到冬至,中老年人抗寒晨练是否明智?其实早在中医古籍中就已给出明确答案。
冬至时节宜闭藏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意思是说,冬季养生关键在于“闭藏”。闭者,敛也,阴气内收阳不外散;藏者,聚也,阳气内收阴气外敛,正是潜龙勿用之象,养精蓄锐之时。太阳未升起时,阳气未长,此时户外锻炼便是调动身体的阳气以抵御寒气,此为“耗散”。男子“六八阳气衰竭”,女子“六七三阳脉衰”,中老年人普遍阳气不足,冬季耗散太过,必然使多种急、慢性病病情易于加重和复发。在物质生活非常富足、交通极其便利的现代社会,也许我们不会像古人那样绝对闭门不出,但是也应认识到冬季“闭藏”的重要意义,让自己的生活顺应自然节气规律,“天人相应”方是养生之道。俗语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闭藏”的目的在于“养阳”,即蓄积能量,因此冬季穿衣、饮食要远离寒气,不要让皮肤泄露于风寒之中,避免使已经收藏的阳气向外散失。
“阳气者,烦劳则张。”意思是说,劳烦过度必伤神而耗阳,除了生活习惯,冬季养生也当使心神“闭藏”。“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就是要求我们平心静气,懂得等待,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扎扎实实做好积累工作,做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涵养阳气,才能厚积薄发。
食物进补宜扶阳
在食物丰富的今天,超市里反季水果琳琅满目,比如被誉为“天然白虎汤”的西瓜在冬天几乎随处可见。然而对于体质偏寒的人群或者体质较弱的中老年人,冬季食用反季水果要谨慎,一旦过量,就需要人体调用收藏的阳气对抗水果之寒,便是一种“耗散”,“耗散”必然伤阳。有的人冬天咳嗽久治不愈,会问医生:“我们已经吃了很多天的药,怎么不见好转?”其中常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忌口,医生嘱托忌生冷,而患者总做不到。一边用中药扶助脾胃阳气,“培土生金”而调理咳嗽,一边又多食用生冷之品而加重脾胃负担。
冬至以后“阴极阳生”,此时生命活动由低谷向旺盛转化,最易吸收外来营养,所以民谚素有“三九补一冬,年无病痛”之说 。民间冬季进补多从冬至开始,可借阳气生发之力增强进补效力。
日常冬季进补首先宜考虑食补,可适当选用羊肉、牛肉、韭菜、桂圆、栗子、核桃等温阳之品,以及大白菜、圆白菜、黄豆芽等节令蔬菜,少吃荸荠、柿子、生黄瓜、西瓜等性凉食物。冬季人体阳气潜藏于内,脾胃功能相对有些弱,除了少食凉性事物以外,也不要吃得过饱,以免造成脾胃运化不畅。
对于身体偏弱的人群,也可以选择药补,膏方是冬季养生最常用的药补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服用中药膏方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结合每个人的体质特点,形成的个体化配方。
另外,“三九艾”越来越受到大众喜爱。在冬至之后的“三九”时间段内,艾灸关元穴,可起到扶阳养生的目的,需要提醒的是灸时感觉温热即可,若觉口干舌燥则已伤阴,不宜再灸。
四季更替、阴阳转化中蕴含着自然界的生生之道,没有冬天的万籁俱寂,哪来春日的生意盎然,所以,在这漫漫冬日里,平心静气,谨守“闭藏”之道,便是涵养身心的最好选择。
本页关键字:冬季养生 闭藏 冬至时节 养精蓄锐 阴极阳生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冬至节气阴之极 养肾防病护阳气 下一篇:冬至补阳百病消亡,试试防寒保暖2妙招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冬至养生
- 中国中医科学院培训中心召开“名医传承计划”项目研讨会
- 国家中医药局直属机关第四次党代会召开
- 中医药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
- 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T2级期刊名单
- 河南公布13个第二批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项目单位名单
- 中医特色孔子学院中方合作院校工作联盟成立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