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养生要利湿 祛暑 养阴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八个节气,此时太阳黄经为60度。“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今年的5月21日为“小满”,各地陆续进入夏季,气温增高,同时雨水增多,民间谚语有“小满小满、江满河满”之说。本期内容将从小满时期人体机理变化、疾病预防、饮食运动调护等方面介绍小满节气的中医养生。
中医十分重视节气养生,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根据二十四节气的不同,形成了种种保健习俗。
“小满”节气的到来往往预示着夏季的闷热、潮湿天气即将来临。所以,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要做好“防热除湿”的准备,应坚持健脾利湿、清心祛暑、和胃养阴三原则。
健脾利湿
夏季闷热潮湿,过湿对脾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但应注意,因苦味食物能泻能燥能坚,所以不宜多食。“小满”之际气温明显增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较凉,昼夜温差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如若贪凉卧睡必将引发风湿症、湿性皮肤病等疾病。又因人体在夏天津液消耗较多,应注意清热生津止渴;且这一时期暑湿并重,所以应在起居方面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注意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夏天受寒于身,到了秋天易犯咳嗽。同时也应当顺应夏季日长夜短的规律,晚睡早起,但要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
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饮水过多,导致湿气易侵入人体。外湿入内,使水湿困脾,引起脾胃升降功能失常,令人的运化产生障碍,就会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因此,夏天要常吃利水渗湿的食物,这样能够健脾和胃,脾健则其升降运化功能得以恢复,有利于行水利湿。
清心祛暑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此时进食生冷饮食易引起胃肠不适,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应尽量少食生冷,身体虚寒者以及身患重病者犹应注意。
夏为暑热,归于五脏属心,适宜清补。而心喜凉,宜食酸,比如可常吃些小麦制品,也可适当进食猪肉、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中医注重天人合一,阴阳互补,因此人们在夏天应吃寒凉、味酸食物,尽量不吃辛辣温燥之物。不过生冷不宜过度,以免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
在情志方面,因小满时气温升高,阳光较强,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要调适心情,保持心情舒畅,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可多参与一些怡养性情的文艺活动,如下棋、书法、画画等。
在运动方面,可做“小满四月坐功”,具体方法为:每日凌晨3时~7时,正坐,一手手心向上用力托举,一手手心向下,用力下按,各三至五次,然后牙齿叩动36次,调息吐纳,津液咽入丹田九次。可治肺脏邪毒积滞引起胸胁涨满、心颤心慌、面红鼻赤、眼珠发黄、心烦心痛、掌心发热等病症。
和胃养阴
进入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补充营养物质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湿气候的影响,易导致脾胃正气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所以在饮食上应以健脾养胃为原则,以汤、羹、汁等汤水较多、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易消化的膳食为主,这样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同时,少吃或不吃油腻厚味、油煎的食物,并且每餐进食量不宜过大,应以少量多餐为原则。同时也可在清晨参加体育锻炼,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
暑热、暑湿是夏季人体常易发生的生理反应,上述三个原则是根据人体在夏季易发生的生理现象或不良症状特点而确定的。在实际运用中还应根据当地当时的气象条件,结合各自体质不同特点及在夏季容易出现的反应,做到灵活
上一篇:春夏之交太阳进补好时机 下一篇:别把初夏当作盛夏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两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医疗卫生机构厕所整洁专项行动的通知》
- 北京赵炳南中医药传承基金会揭牌
- 河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 第三届臣字门学术流派授医名大会举行
- 《上海市中医药师承教育管理办法》发布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