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芸豆:杂粮中的佼佼者
一提到红芸豆,许多人会想到腊八粥,脑海中不由得出现一幅画面:一口大锅冒着热气,锅里面各式各样的豆子,其中红芸豆颜色鲜艳、颗粒饱满,最夺人眼球。热腾腾的一碗腊八粥上了桌,一锅豆子都变了样子,花生的外衣下锅时就不见了踪影,麦仁也不再又硬又苦,红芸豆也早已被煮的熟透,入口甘甜,又软又绵,那飘着香味儿的回忆真是忘也忘不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意识到五谷杂粮的多种益处,对粗细搭配、均衡营养更加重视,红芸豆的营养价值也被人们逐渐认可,在众多杂粮中脱颖而出。
多食豆类好处多
《黄帝内经·素问》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也就是五谷杂粮兼收并蓄,才能使“气味合而服之, 以补精益气”。从用词上看,五谷的“养”,有培育、供养的意思;五畜的“益”,有增长、补充的内涵;五果的“助”,是辅助、协助的语意;五菜的“充”,有充足、丰富的意思。不难看出,“养”是为主的,五谷杂粮才是养生的根本。中医也有“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说法,而谷物主食是胃气的主要来源,五谷杂粮最能养精。
《内经》中的“五谷”,主要是指黍、秫、菽、麦,稻等,即现代人食用的谷物、杂粮豆类。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膳食宝塔介绍,基础的谷物为人提供55%~65%的能量,其中小米和大米是我国居民主要的谷物食品,称为主粮。杂粮营养均衡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中,杂豆蛋白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因此两者混食可以达到营养互补以提高人体所需的蛋白营养。人体每天膳食摄入一些豆类食品会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是常见代谢疾病患者如糖尿病、冠心病、结肠癌等的最佳食品。
红芸豆营养全面
在众多杂粮中,红芸豆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其籽粒颜色为红色,营养丰富,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
研究发现,红芸豆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粗蛋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大为增加,膳食纤维的重要作用也日益突显。它既有助于降脂降糖,又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起到控制体重、预防肠癌等作用。
红芸豆中的脂肪酸中89.4%为不饱和脂肪酸,以亚麻酸和亚油酸为主,含量高于黑豆、豌豆、藜麦、莜麦等多种杂粮。研究发现,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益处颇多,适当增加摄入可以降低死亡率。除此之外,不饱和脂肪酸还具有调节血脂、清理血栓、提高免疫力和补脑健脑的多种功效。
另外,红芸豆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含有人体所需八种必需氨基酸及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组氨酸 这些氨基酸都参与了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对促进大脑发育、调节免疫功能等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含有的多种微量元素,如钙、钾、镁、钠等,这些营养元素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功能,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科学食用红芸豆对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营养元素有益。
红芸豆美食多
红芸豆是一种难得的高钾、高镁、低钠食品,对于“三高”、动脉硬化等心脏病的人来说有很好的保健效果。此外,红芸豆富含花色苷,有抗氧化功效。要提醒大家的是,红芸豆必须要高温煮烂才可食用,否则无法消除芸豆中的凝集素,容易引起食物中毒。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适合日常食用的红芸豆美食。
材料:红芸豆、红枣、核桃适量。
做法:红芸豆提前一晚浸泡,红枣洗净去核切片、核桃洗净掰碎,将食材放入豆浆机中,加入适量清水后开始制作豆浆。
功效:红枣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且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的功效。核桃仁有防止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还含有的大量维生素E,经常食用有润肌肤、乌须发的作用。与红芸豆共同制成豆浆,既可以补充蛋白和多种维生素,还有助于降血脂。
红芸豆鲫鱼汤
材料:红芸豆、花生、黑豆、鲫鱼。
做法:将处理好的鲫鱼和豆类放入砂锅,大火烧开转小火,煲2-3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红芸豆和黑豆营养丰富,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含量都很高。两种豆类互相补充配合,营养成分更加全面。鲫鱼肉质细嫩,含脂肪少。其性味甘、平,入脾胃二经,这道汤既美味,又具有和中补虚之功效。
红芸豆黑米粥
材料:提前准备黑米、红芸豆,也可适量添加红豆等其他杂豆。
做法: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至红芸豆开花。可使用电压力锅的杂粮粥功能熬至软绵黏稠。
功效:大米、小米粥血糖指数高,且营养价值较单一,丰富了食材种类的红芸豆杂粮粥既能减肥又能美容养颜,也很适合需要控制血糖的人。
上一篇:五谷之首唯小米 健康美味营养丰富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