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发美颜芝麻枣膏
须发早白虽然算不上什么严重的疾病,但是严重影响一个人的容貌,对于女性来说,自是莫大的打击,对于男性来说,也并不雅观。我们说,过早地产生白色的须发,多半是因为肝血不足和肾气虚弱所致,要想让白发变黑,那么就得补血益精。
谈到须发早白,一般认为,气血衰则头发易白,人们常常以此预示寿命的短长,认为头发早白的人寿命不长。这虽然有道理,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也不尽是这样。有的人虽然很早就满头白发,但是寿命依然很长。
现在有的人过早地长了白发后,如果是一根两根,那就干脆拔掉,如果是白色的头发多了,就到理发店去把头发给染黑。实际上,古人解决须发早白的问题,也常常是进行染发,早在南朝时期,宋国的记室参军何长瑜曾在给族人何勖的信中,写诗嘲笑刘义庆的僚佐陆展通过染发来讨小老婆的喜欢,但是染后不久白发很快又长出来:“陆展染白发,欲以媚侧室,青青不解久,星星行复出”。我们说,将白发染黑这当然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可收一时之功,难为长久之效。要想标本兼治,我们还得回到对头发的认识上来。中医认为,头发跟人体的肾气和肝血密切相关,有“发为肾之华”和“发为血之余”的说法。
“发为肾之华”、意思是说头发是肾的外在表现。一个人的头发的质量如何,跟他的肾紧密相关。如果一个人的肾气足,那么头发就乌黑亮泽,不容易脱发,如果肾虚的话,那么就容易脱发。隋代巢元方所着《诸病源候论》就说:“肾气弱则骨髓枯竭,故发变白也。”
头发有一个别名,叫做血余,意思就是说头发是血之余,如果肝血不足的或者血气虚弱的话,那么头发就会枯黄乃至变白,并且最终会导致脱发。
因此,要想根治须发早白,那么就得补肝血、补肾气。古人总结出很多可以使白发变黑的食物和药方。比如可以用于须发早白的药物食物中,黑芝麻,何首乌.就十分出名。而须发美容的古方也非常之多。如宋代朱肱的《北山酒经》曾载有乌须黑发的“真人变髭方”,明代《焦氏笔录续集》的“乌须茯苓散”(每日茯苓80克以代晚餐)和《永乐大典》的“乌头麝香油”、“生秀乌云油”等,据载,这些方子可使秃头在极短的时间内生出头发,使白发变黑,更能让女性的头发变得乌黑如漆。
对于治疗须发早白,我们这里也推荐一个古方,叫做芝麻枣膏。
黑芝麻是常用的一种补益食品,它味甘性平,归于肝、肾、大肠经。能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多用于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等等。经过炒熟的黑芝麻,香气宜人,甘甜开胃。现代研究认为,黑芝麻能够加深毛发的黑色素,故有防治白发的作用。历代医学家和养生家都认为黑芝麻是养生之佳物,晋代道教学者葛洪在其书《抱朴子》中说食用芝麻可以“一年而身面光泽不饥,二年白发反黑,三年齿落更生。”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里就记载了一种可以使白发反黑的“芝麻丸”。大枣就不用多说了,味甘,性温,归于脾、胃两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它是女性补血的常用之物。
从以上对配料作用的阐述来看,芝麻枣膏对于血气不足和肾气虚弱而引起的头发早白具有良好的调治作用。《本草易读》一书中曾提到:黑芝麻,白发令黑,九蒸晒、枣肉丸服。意思是说把黑芝麻,蒸过之后晒过,反复九次,再连同黑枣肉混合成药丸状服用,可令白发变黑。中医认为红色食物补血,黑色食物补肾,故此膏补益精血的功效比较突出,长期服用,自然能够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芝麻枣膏可以作为老年人的保健品。需要注意的是,芝麻有润肠的作用,脾虚腹渴者不宜食用。
对于须发早白的治疗,除了需要补充肝血,补肾气,平日的时候,最好不吃冰冷饮料以及油腻食物,多吃对改善白发有利的食物,不能熬夜,不要忧愁,这样才能尽快地改善白发问题,让自己早曰生出乌黑亮泽的秀发。
附:芝麻枣膏
方源:《太平圣惠方》
用料:黑芝麻500克,大枣5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芝麻放到锅里用小火炒香,研碎备用;将大泰去核切碎,放入锅里,加水先以旺火煎煮,再以小火衣缩,一直至稠杜如青;骨内加入芝麻、白糖搅匀,继续加热至沸,停火冷却,装入瓶中备用。
用法:每日2次,每次1汤匙,温开水冲调。
功效:补血润肤,乌发美顾。适用于须发早白、皮肤干燥、体型消瘦者。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入冬天寒易保暖,干燥上火怎么办?
- 突发心脏不适 中医急救有妙招
- 便秘是顽症,治疗需辩证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