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了,别乱清热
我怎么又上火了?”六十五岁的常大妈提着菜蓝子来到路边草药摊前,自言自语地说。最近,她觉得口干、口苦,嘴里也溃烂了,吃饭都疼。这是常大妈经常出现的症状,每次她都认为自己是“上火”了,就去中草药摊前拣几服清热的草药,熬着吃。可过不了多久,常大妈又觉得上火了,于是就反反复复吃清热中草药。
这样的现象,在中老年人群是非常多见的。他们总是以为自己“热重”,常常上火,巴不得赶快清火清热,越快越好,药性越强越好。
其实,在中老年群体,真正“上火”的需要清热的,并没有那么多。
有人会立马反对:“我明明常常上火,稍吃一点燥热的东西,马上就口干口苦,有的时候干得嘴巴都张不开,肯定要清热啊。就是我这样常吃清热药,一不留神,热又起来了,清都清不完。”有这样经历和想法的,不在少数。
但是,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在中老年人,有一部分所谓的“上火”其实是中医说的阴火。要想去掉阴火,办法是“养”,而不是“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长期服用清热药,而这个热却总是“清”不掉的原因。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在《脾胃论》中说:“食不节者胃病,胃病则气短而生大热,时而阴火上行,独燎其面”。这其中的阴火,就是我们所谓的“上火”。由此可在看出,阴火的真正原因之一是脾胃虚弱。
导致脾胃虚弱的原因非常多。饮食不调要伤脾胃,七情不合要伤脾胃,劳倦过度要伤脾胃。许多中老年人,过得并不轻松,操劳家务,帮抚子女,常常顾不上关心调理自己的身体。这也是为什么中老年人脾胃虚弱者占多数的原因。所以,中老年人“上火”的几率是很大的。与之相比,年轻人吃的东西更辛辣刺激,而“上火”的并不多,就是因为年轻人脾胃强盛。
面对脾胃虚弱导致的阴火,我们用清热的办法,一清再清,只会使脾胃更加虚弱,“上火”的程度越来越重,陷入一个“上火、清热、再上火、再清热”的恶性循环怪圈。难怪乎,十有八九的中老年人都称自己“爱上火”。
要想真正把这种因脾胃虚弱导致的阴火清除掉,靠的不是清热泻火,而是补脾胃。《脾胃论》说:“脾胃强,中气足,谷气得以上升,脾气得生发,阴火则潜降。”这就是中医“甘温除大热”之理之法。
对这样的“上火”,在《脾胃论》中,有一名方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那就是“补中益气丸”。此方可以补脾胃、升中气、降虚火。或者,也可以认真地请中医生为你把脉诊病,对症开方。
脾胃一健,阴火自消。所以,对像常大妈一样的中老年人轻轻地说一声:“大妈,千万别乱清热。”
上一篇:认识人体内各种各样的“火”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