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
橘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成熟果实。橘子常与柑子一起被统称为柑橘。橘子原产地中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后经阿拉伯人传遍欧亚大陆,橘子至今在荷兰和德国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据考证,直到公元1471年,橘、柑、橙等柑橘类果树才从我国传人葡萄牙的里斯本,公元1665年才传人美国的佛罗里达。
世界柑橘主要分布在北纬35。以南的区域,性喜温暖湿润,有大水体增温的地域可向北推进到北纬45°。世界有135个国家生产柑橘,产量第一位的数巴西,第二位数美国,中国位居第三,再后是墨西哥、西班牙、伊朗、印度、意大利等国。
我国柑橘分布在北纬16°-37°,海拔最高达2600米(四川巴塘),南起海南省的三亚市,北至陕、甘、豫,东起台湾省,西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全国生产柑橘包括台湾省在内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主产柑橘的有浙江、福建、湖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江西、重庆和台湾10个省(市、区),其次是上海、贵州、云南、江苏等省(市),陕西、河南、海南、安徽和甘肃等省也有种植。
橘子品种繁多,包括:早橘、乳橘、水橘、包橘、温橘、金橘、沙橘、蜜橘、绵橘等。
异名:橘子俗称为“桔子”。“橘”和“桔”都是现代汉语规范字。当“桔”读ju时,是“橘”的俗字。
食性
甘,温。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
理气开胃,止渴润肺,活血降脂,抗癌通便。
饮食调养
主治胸隔结气、呕逆少食、胃阴不足、口中干渴、肺热咳嗽。特别对患有慢性肝炎和高血压患者,多吃蜜橘可以提高肝脏解毒作用,加速胆固醇转化,防止动脉硬化。
营养保健
橘于的营养丰富,含维生素C、钙、磷、铁、纤维质、少量蛋白质、脂肪以及丰富的葡萄糖、果糖、蔗糖、苹果酸、枸橼酸、柠檬酸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抗坏血酸等。橘子含有170余种植物化合物和60余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的大多数物质均是天然抗氧化剂。
每100克橘于果肉中,含蛋白质0.9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2.8克,粗纤维0.4克,钙56毫克,磷15毫克,铁0.2毫克,胡萝卜素0.55毫克,维生素B10.08毫克,维生素B20.3毫克,烟酸0.3毫克,维生素C34毫克。
1、降低胆固醇: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研究人员证实,食用柑橘可以降低沉积在动脉血管中的胆固醇,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2、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橘皮甙可以加强毛细血管的韧性,扩张冠状动脉,是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食品;橘皮甙可降低血液的黏滞度,减少血栓的形成,故而对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中风等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研究发现每天吃一个橘类水果可以使发生脑卒中的危险降低19%。
3、降血糖作用:橘子肉由于含有类似胰岛素的成分,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4、抗癌作用:在鲜橘中含有一种叫“诺米灵”的抗癌物质,它能使致癌化学物质分解,抑制和阻断癌细胞的生长,能使人体内除毒酶的活性成倍提高,阻止致癌物对细胞核的损伤,保护基因的完好。每天吃1个橘子可以使人们避免某些癌症(如口腔癌、喉癌和胃癌)的侵袭。
5、促进通便:橘子内侧薄皮含有膳食纤维及果胶,可以促进通便,并且可以降低胆固醇。
此外,橘子含维生素C,具有美容作用。
药膳食疗
1、冰糖银耳橘瓣羹:成熟橘予2个,银耳30克,冰糖适量,枸杞10粒。做法:橘瓣带橘络与银耳一起放人盛水锅中,盖盖蒸煮半小时后取出,加入冰糖,撒入枸杞,待温后食用。此羹口感甜中有微苦之味,用于刚着秋凉,因感风寒出现微咳症状。但要注意,肺热咳嗽者勿用此法。
2、柑橘山楂饮:生山楂30克,陈皮20克,大红橘一个,用其橘核和鲜橘络。做法:用水共煮以上山楂、陈皮、橘核和橘络40分钟,得液体500毫升,分两次饮用。适用于妇女乳房胀痛初起。
饮食注意
1、咳嗽痰多者不宜多食橘子。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柑橘,其味甘者润肺,酸者聚痰止咳、消渴开胃、除胸中隔气”的作用,故人们以为橘子是化痰良药。但临床实践证实,多吃橘子易助湿生痰,反而加重咳嗽,尤其风寒咳嗽有痰者勿吃橘子。2、橘子不宜与萝h同食。萝1-进AA体后,会迅速产生一种叫硫酸盐的物质,并很快代谢产生一种抗甲状腺的物质——硫氰酸。若这时进食橘子,橘子中的类黄酮物质会在肠道被分解,而转化成羟苯甲酸和阿魏酸,它们可以加强硫氰酸对甲状腺的抑制作用,从而诱发或导致甲状腺肿大。3、橘子不宜与牛奶同食。牛奶中的蛋白质易与橘子中的果酸和维生素c发生反应,凝固成块,不仅影响消化吸收,还会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故吃橘子前后1小时内不要喝牛奶。4、空腹时不宜食橘子。因橘子果肉中含有一定的有机酸,为避免其对胃黏膜产生刺激而引起不适,最好不要空腹吃橘子。5、胃肠、肾、肺功能虚寒的老人不可多吃橘子。以免诱发腹痛、腰膝酸软、生痰等。6、橘子一次不能吃得过多。一是橘子性温,多吃易上火,会出现口舌生疮、牙周炎,或口干舌燥、咽喉干痛、大便秘结等症状。据测,每天吃3个橘子,就能满足一个人一天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一旦“上火”可多食蔬菜,或以银耳炖冰糖解之。二是食用柑橘过多,过量摄人维生素C时,体内代谢的草酸会增多,又易引起尿结石、肾结石。三是肠胃功能欠佳者,吃太多橘子,容易发生胃粪石的困扰。四是吃柑橘过多的孩子能引起橘黄病。由于橘子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如果一次吃过量或近期摄人过多,肝脏不能完全分解,血液中胡萝卜素浓度过高,会沉积于皮肤角层.引起皮肤黄染,尤其在手掌和鼻腔周围边缘的皮肤黄染更加明显。橘黄病又称“胡萝卜素血症”,又叫“橘子病”。但橘黄病与黄胆型肝炎是两回事。得了橘黄病大可不必惊慌,只要多饮水,暂时不吃橘、柑之类的水果,限制胡萝h素含量丰富的食物,经过一个月左右,孩子的皮肤就会恢复正常。7、橘子同螃蟹食,令患软痈。同獭肉食,令恶心。勿与槟榔同食。8、吃完橘子应及时刷牙漱口,以免对口腔牙齿有害。9、食酸橘子对老人或牙齿过敏者均不益。
附:橘皮、橘络、橘核、橘叶、橘饼
橘子不仅果肉的药用价值较高,其橘皮、橘络、橘核、橘叶、橘饼,皆可入药。
1、橘皮:橘皮晒干后久存,中药称为陈皮。功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常用于防治胸胁胀痛、疝气、乳胀、乳房结块、胃痛、食积等症。用于提神开胃。将橘皮洗净切成丝后晒干,与茶叶一起存放,饮用时以开水冲服,其味清香可口,有开胃、通气、提神的功效;用于感冒咳嗽。用于橘皮5克,加水2杯煎汤后,放少量姜末、红糖趁热服用;用于睡觉磨牙。睡觉前10分钟,口中含一块橘皮,然后入睡,最好不要将橘皮吐出,若感到不适时,再吐出;用于口臭。将一小块橘皮含在口中,或嚼一小块鲜橘皮,可治口臭;用于乳腺炎。生橘皮30克,甘草6克,煎汤饮服;用于解鱼蟹毒。用适量的橘子皮煎汤饮服;用于冻疮。将橘皮用火烤焦,研成粉末,再用植物油调均匀,抹在患处;用于脚沙虫。脚趾间被污水杂渍,易发生奇痒,若搔抓,则破皮流水,臭味难闻,此时可用鲜橘子皮猛擦痒处,止痒效果甚佳;用于习惯性便秘。一种方法是将橘子皮洗净,晒干,烘脆(或文火炒一下),研成细末,每次服1克,一日3次。另一种方法是将橘皮洗净,切细,加白糖,蜂蜜适量,煮沸,冷却后每次一汤匙,每日服3次。再一种方法是鲜橘皮12克或干橘皮6克,煎汤服用,可治便秘;用于防晕车。在上车前1小时,用新鲜的橘子皮,向内折成双层,对准鼻孔,用手指挤提捏橘子皮,皮中就会喷射出无数股细小的橘香油雾并被吸入鼻孔。在上车后继续随时挤压吸入,可有效地预防晕车。
此外,将橘子皮切成丝晾干作枕芯用,有顺气、降压的功效,对高血压病人很适用。将橘皮烘干压成粉末装进玻璃瓶里备用,在炒菜、做汤、蒸馒头时,添加少量橘皮粉可调味;将橘皮放进冰箱,它的清香气息能够排除异味;将橘皮泡进热水里洗头发,如同用了高质量的护发剂,头发会光滑柔软。
随着种植技术的改进和保鲜技术的应用。近年来,果农摘下橘子后大多用保鲜剂浸泡后再上市。保鲜剂为一种化学制剂,浸泡过的橘子对果肉没有影响,但橘子皮上残留的保鲜剂却难以用清水洗掉,若用这样的橘子皮泡水代茶饮,对身体健康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未用保鲜剂泡过的鲜橘子皮代茶饮也发挥不出它应有的疗效。橘子皮之所以又名陈皮,是说橘子皮放得越久越好,一般是应该放置隔年后才可以使用的。南北朝著名医学家陶弘景提出:“橘皮用陈久者良”。据研究证明,陈皮水煎剂中有肾上腺索样的成分存在,但较肾上腺素稳定,煮沸时不被破坏。陈皮隔年后挥发油含量大为减少,而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相对增加,这时陈皮的药用价值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2、橘核:有散结、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来治疗睾丸肿痛、乳腺炎性肿痛等症。
3、橘络:即橘瓤上的网状物,有通络化痰、顺气活血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痰滞咳嗽等症。因为橘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所以能有效防治高血压,老年人多食,有益健康。治疗胃痛,可用橘络3克,生姜6克,红糖少许,水煎后加入少量的红糖服用。
4、橘叶:具有疏肝理气、消肿散毒之功效,为治胁痛、乳痛的要药。
5、橘红:橘皮刮掉白色的内层,单留表皮称为“橘红”,具有理肺气、祛痰等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咳嗽、呃逆等症。
6、橘饼:是成熟的橘子用蜜糖渍制而成。既是蜜饯果品,又能兼治疾病,民间治咳嗽即用橘饼一枚服食。橘饼性味,诸说不一。《食物宜忌》中说:“味甘性温”。《随息居饮食谱》中说:“橘,甘平。……橘饼,以其连皮造成,故甘辛而温,和中开膈,温肺散寒,治嗽化痰,醒酒消食”。治疗支气管炎可用橘饼30克,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治落枕 揉手背
- 冬吃荠菜有滋味
- 入冬天寒易保暖,干燥上火怎么办?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