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节简介
龙抬头节, 是我国民间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节日,时间是在衣历的二月初二,人们习惯上直接叫它二月二。它是“正月节”(包括大年初一、破五、元宵节、填仓节等)之后的一个重大节日。这一天过去之后,热热闹闹、有滋有味、持续了将近两个月的春节才算是真正结束了。
龙头节最初形成应该是在干旱少雨、视水为命的北方,后来才逐渐传播到了其他地区,现在它流行于我们国家的大多数地区。起初也只是汉族人的节日,随着时间的推移,才传播到了其他民族地区,现在苗、壮、满、侗、黎、畲、布依、赫哲、鄂温克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过二月二。
随着节日的传承和发展,再根据各地的不同清况,咱们多好听的名字,如春花节、花朝节、踏青节、挑菜节等,光是听到这些好听的名字就足以引起我们的期盼了。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彰显着文化底蕴的名字,如春龙节、青龙节、龙头节、春耕节、农头节等。不过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习惯以节气作为节日的名称,直接称它为二月二。
二月二这一天,在我国的广大,农村是很有讲究的。首先是民俗活动非常丰富,主要有撒灰引龙、扶青龙、试犁、熏虫避蝎、剃龙头、谒高媒、嫁女住春、童子开笔等,有的地方还要举行大型的纪念活动,如舞龙、开庙会、祭龙王、祭祖等。其次,节日的饮食也特有说道儿:要吃水饺(称之为“龙耳”)、春饼(称之为“龙鳞”)、面条(称之为“龙须”)、米饭(称之为“龙子”)、馄饨(称之为“龙眼”)、褡裢火烧(称之为“龙舌头”)、馒头(称之为“龙蛋”)、元宵(称之为“龙眼睛”)等好吃的带有“龙”头衔的食品。助兴的菜有:芥菜缨炒黄豆嘴儿,芥菜的谐音是“借财”;黄豆嘴儿(不是黄豆芽)代表“金豆”;老腌儿鸡蛋切开流油儿,叫“财源滚滚来”;上一盘豆腐,取个名儿叫“兜福”;特地留下的白菜头,把叶整个剥开洗净,用来把桌上的菜、饭包起来捧着吃,这叫“包财”。吃着“包财”千万别说散喽,使劲捧着吃图个好说头儿。最后,一些禁忌也绝对不能含糊,比如,有的地方早晨起来忌打水,怕触了“龙头”,惹龙王爷发怒;也有的地方说是怕打水时会舀走龙子,影响了龙的繁衍;除此之外妇女在这一天是不许动针线的,以防不小心扎伤“龙目”,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不准开磨,怕碾了“龙尾”等等。
其实,在二月二这一天,无论人们用什么样的形式开展纪念活动,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寄托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
本页关键字:龙抬头节 二月初二 春龙节 青龙节 龙头节 春耕节 农头节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龙抬头节的起源 下一篇:二月二龙抬头 养生从正确梳头开始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