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糖尿病患者保养尤为重要
赤日炎炎的炎热仲夏时节,被中医称为“消渴病”的糖尿病患者,由于受环境因素影响,往往导致机体汗液大量丢失,引起气血津液不足,造成不同程度的气阴亏虚,加速糖尿病的病情进展。从中医辨证角度考虑,夏季是对糖尿病人损害最大的一个季节。因此,在炎夏对糖尿病患者保养、呵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南方患者重化湿
专家指出,南方夏季气候多潮湿,糖尿病病人本就脾肾亏虚,气阴不足则易挟湿,脾虚湿运,阳气虚衰,津液输布失常,致湿浊内停,故在补脾益肾的同时,还应与祛痰化湿化瘀之法并用,注重益气、滋阴、生津、清热、止渴,从而达到临床效果。常用中药: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五味子等固肾益精;山药滋补脾阴,固摄精微;茯苓健脾渗湿;党参、黄芪、黄精、天花粉、葛根等益气生津;丹参、川芎、郁金、红花、泽兰活血化瘀;泽泻、丹皮、栀子清热泻火。临床证明,上述方案对糖尿病胰岛分泌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调节血糖、血脂紊乱具有较好的疗效。
北方病人重补阴
北方夏季燥热偏盛,常伤及阴津,加重阴津亏损,使燥热更盛,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致使机体亏虚,且燥热内灼,煎熬营血而致瘀,同时损害胰岛B细胞功能,加快并发症的进程。专家提出,治疗宜以滋补阴津、固肾健脾为主,清热活血为辅,常用中药: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五味子等固肾益精;山药滋补脾阴,固摄精微;党参、黄芪、黄精、天花粉、葛根益气生津;黄连、黄芩、黄柏、石膏、知母等滋阴泻火;当归、玄参、丹参、沙参、赤芍活血祛瘀。通过有针对性的中医调养,固护其本,增强患者体力,提高机体对激素的敏感性,恢复胰岛细胞功能,有助于维持正常血糖水平。
强化食补优势多
专家指出,“药毒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药膳作用不在于速效,而在于益气扶正,调和阴阳。可食用鳝鱼、海参、鲍鱼、淡菜、虫草、山药、茯苓、葛根、南瓜、芡实、莲子、玉米须、番石榴、百合、冬瓜、黄芪、枸杞子、西洋参等。其中,柚子、苦瓜、薤菜等含有胰岛素样成分,不仅降低血糖,又兼顾营养,是糖尿病人理想的食物。
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夏季可参考选择以下食疗方案:
绿豆100克煮粥,配以苦瓜300克,洗净切块,烧、炒后随服。
冬瓜100克、鲜番薯叶50克,一同切碎,加水炖熟,每日1次口服。
山药15克,南瓜1000克,加入糯米煮饭做主食,配韭菜为蔬菜。
花粉20克,枸杞15克,玉竹15克,水煎服,早晚分服。
鲜菠菜根100克,鸡内金15克,水煎服,与三餐共食。
生地、地骨皮各50克,水煎煮之后去渣,再将糯米50克加入药汁中煮粥,早晚分食。
海参2只,大葱100克爆炒,与三餐共食。
以上食疗均具有较强解暑、去湿、生津止渴的功效。
选准夏季代饮品
专家介绍了以下七款夏季饮品。
玉米须茶:玉米须100克煎水,凉后代茶频饮。
罗汉果茶:取罗汉果3个,冲泡后代茶饮。
荷叶茶:干荷叶10克,切成小块,开水冲泡,焖5-6分钟,频服。
三豆汤:绿豆、赤小豆、黑豆各150克,加水中火煮沸,凉后饮用。
麦冬汁:麦冬80克,藕、芦根各200克,梨100克,榨汁饮用。
桑白枸杞子茶:桑白皮10克,枸杞子15克,水煎代茶频饮。
番茄西瓜皮茶:番茄20克,西瓜皮15克,天花粉15克,水煎当茶频饮。
专家提醒说,《饮膳正要》曰,“善养性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盖饱中饥,饥中饱……”对食量的要求是既不“太过”,也不能“不及”,过饮过饥都是饮食所忌。糖尿病病人更应在血糖控制正范围内,适量服用。
专家强调,虽然夏季糖尿病患者保养不易,但只要掌握正确的科普常识,采用中医保养方法,会觉得“苦夏”并不可怕;正所谓“人之水火得其养平,气血得其养,何消之有?”
上一篇: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做眼科检查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大暑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08月05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月08月05日快讯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08月05日快讯
- 中药的七情配伍
- 立秋“贴秋膘”有哪些注意事项?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