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寒湿疫方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抗新冠肺炎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中医药功不可没。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与湖北省武汉市专家讨论后拟定的“寒湿疫方”更是在武汉抗疫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寒湿疫方由20味中药组成,以麻杏石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藿朴夏苓汤、神术散、达原饮等多个经典名方为基础化裁而成,具有宣通肺气、祛湿化浊、解毒通络作用。
日前,《Chinese Medicine》(最新影响因子2.96)刊发了以仝小林及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研究员赵林华为通讯作者的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寒湿疫方治疗新冠肺炎的潜在作用机制》(Potential mechanism prediction of Cold-Damp Plague Formula against COVID-19 via network pharmacology analysis and molecular docking),该研究揭示了寒湿疫方(CDPF)治疗新冠肺炎(COVID-19)的活性成分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提示寒湿疫方在分子水平上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COVID-19的作用。
该研究基于中药数据库及相关参考文献挖掘,筛选出寒湿疫方药物的活性成分及其候选靶标,构建“药物—成分—靶标”网络。之后,取活性化合物的候选靶标与COVID-19相关的靶标交集,确定寒湿疫方用于COVID-19治疗的71个潜在靶标,并通过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潜在靶标,筛选出68个候选靶标,并对这68个候选靶标进行Gene Ontology (GO)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
GO分析显示,寒湿疫方治疗COVID-19的机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细胞对外来刺激的反应;血液生成和循环的调节;自由基调节;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KEGG通路分析显示:寒湿疫方治疗COVID-19的药理作用主要涉及到抗病毒、免疫调节和抗炎通路。
该研究还进行了分子对接,用于考察寒湿疫方活性成分与关键靶标的结合能力,探索其可能的结合模式。研究选择PPI网络中最重要的中心靶标IL-6以及ACE2(SARS-CoV-2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主要受体),与寒湿疫方中关键成分进行分子对接,显示出良好的结合性能。
该研究构建了可视化“寒湿疫方—药物—成分—靶标—通路—COVID-19”网络,提示寒湿疫方在分子水平上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COVID-19的作用,为寒湿疫方治疗新冠肺炎更深入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本页关键字:新冠肺炎疫情 寒湿疫方 仝小林 宣通肺气 祛湿化浊 解毒通络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北京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举办骨关节病手法学习班 下一篇:2020年版《甘肃省中药材标准》发布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八月顺时养生:早卧早起 神志安宁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白露养生
- 心喜红,养心常吃红色食物
- 七律.鸡冠花开
- 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溶栓
- 馆陶县中医院党委书记武洪民获颁“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全国十大新闻人物荣誉证书
- 馆陶县中医院举行职工子女高考升学欢送会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