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礼院士为天津大中小学师生讲授抗疫思政课——“我们为何能取得胜利”
张伯礼院士正在开讲
“人民给了我很多荣誉,其实我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是我们的人民!”5月12日上午,由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讲抗疫故事 增制度自信 担报国使命”抗疫思政课专题巡讲首场报告会在津云新媒体平台举行。中央指导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通过网络直播为天津市大中小学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抗疫思政课。
“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疫情蔓延举国焦,初二星夜奉国诏。晓飞江城疾,疫茫伴心悌。隔离防胜治,中西互补施。冠魔休猖獗,众志可摧灭。”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年初三,张伯礼从渤海之滨飞赴江城武汉。在去往机场的路上,他写下了这首《菩萨蛮·战冠厄》。当这位72岁的老人再次读起这首诗时,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报告会上,张伯礼院士以“众志成城、科学防治,在抗疫斗争中彰显民族自信心”为主题,从新冠肺炎的产生发展、中西医结合在救治中的作用、中医药抗“疫”研究进展、与世界共享“中国方案”、中国何以胜利五个方面深情讲述一线医护人员临危不惧、救死扶伤的故事。
他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突出中西医结合优势,中医药全程参与、深度介入诊疗过程,成为疫情防控的一个鲜明特色和亮点。来自全国的中医药领域院士、专家和4900余名中医药人员尽锐出击、驰援湖北、全程参与、辨证施治、全力救治患者。针对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无法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四类人员”,实施分类管理、集中隔离,对确诊患者也要把轻症、重症分开治疗,并用“中药漫灌”的方式达到早期干预的目的,全国和湖北省使用中医药占比均达90以上。同时,积极推进国家科技应急攻关项目“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临床研究”,采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建立远程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开展大规模中医证候学研究,为中医药抗疫治疗指明了方向。
“在此次抗击疫情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虎杖这味药的中药组分对新型冠状病毒有较强抑制作用;马鞭草组分对肺小支气道具有明显抗炎功效,可阻止形成包裹沉寂病毒的痰栓,从而有效避免患者‘复阳’。我们将这样的有效组分提取出来,制成‘宣肺败毒方’,实践证明,其治疗新冠肺炎疗效确切,药理证实可对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炎性风暴起到有效抑制作用。”
“2月12日,我带着209名医务人员组成中医医疗团队进驻江夏方舱医院。从2月14日开舱至3月10日休舱,我们一共收治了564名新冠肺炎患者,无一例转为重症,且做到了零感染、零复阳。中医药在战‘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张伯礼院士在报告中用小切口展现大视野,用小事件体现大情怀。广大师生对那些舍生忘死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医护和科研人员油然而生崇敬和感佩之情,更为拥有中医药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感到骄傲和自豪。
万众一心,克敌制胜
“老师们、同学们,你们思考过吗?在这场战役中,中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报告会的后半部分,张伯礼院士向大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因为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ECMO、人工肝、血浆置换等尖端医疗技术设备随需随用,重症患者的诊疗费从十几万元到上百万元,这些费用全部由医保报销。”
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上午提出建方舱医院,中午得到批复,下午开始筹建团队。两天后,名单上的医护人员已经集结完毕。建设期间,有数万名工人在雷神山、火神山工地上奋战,这些工人都是在三天内从全国各地赶赴武汉进行支援的。正所谓全国人民一盘棋,这就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效率!”
因为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湖北一战,全国各地共派出346支医疗队,共4.2万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他们与湖北当地的8万名医务人员并肩战斗。”
因为文化自信。
本页关键字:张伯礼院士 抗疫思政课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万众一心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两名中医人获评心肺复苏与精准健康传播新闻人物 下一篇:《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案》印发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五月顺时养生:关注心脏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夏养生
- 首届冀粤澳中医药合作对接交流会在廊坊召开
- 《伤寒杂病论》中癥瘕积聚的辨治特色
- 女性穿“小”鞋,易得灰指甲
- 夏日养生养“阳气”,五个“不宜”要牢记
- 人参木香散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