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针刺疗法可以为肿瘤化疗药物导航聚焦
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微创肿瘤科黄金昶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肿瘤学前沿》(影响因子4.137)杂志在线发表题为《电针瘤周围刺联合紫杉醇通过调节肿瘤微血管和微环境促进肿瘤局部药物浓度的富集》的论文。研究发现,传统的针刺疗法可以为肿瘤化疗药物导航聚焦,促进肿瘤局部药物浓度的富集。
该研究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探索瘤周围刺是否能够影响三阴性乳腺癌小鼠瘤体紫杉醇浓度的分布,并进一步在分子水平观察相关肿瘤微血管与微环境的变化。
为动态观测紫杉醇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代谢规律,研究人员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了尾静脉注射荧光染料cy7标记的紫杉醇后,小鼠体内荧光强度的变化。研究发现从0.333小时开始肿瘤区域荧光强度逐渐增加,2.333~4.333小时前后达到高峰,初步指出紫杉醇在电针瘤周围刺干预下更容易进入肿瘤组织,产生聚集效应。
基于活体成像结果,团队进一步通过药代动力学分析药物代谢分布变化规律。与对照组相比,瘤周围刺组在针后0.5小时和针后2小时肿瘤组织紫杉醇浓度显著增加,达峰较早,半衰期较长,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较大,表明电针增加了紫杉醇在肿瘤中的富集。同时,瘤周围刺组心脏、肺脏、脾脏和肾脏的药时曲线下面积均小于对照组,表明电针瘤周围刺减少了药物在以上非靶组织的累积。在后续检测瘤组织凋亡情况时,研究人员发现,瘤周围刺联合紫杉醇比单纯紫杉醇干预显著促进瘤组织的细胞凋亡。
此外,研究人员还对针刺是否促进肿瘤转移进行了初步评估,通过观察模型小鼠肝、肺组织病理切片和肿瘤组织NM23抗转移基因的表达发现,电针瘤周围刺联合紫杉醇治疗尚未发现有提高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风险。
研究结果表明,电针瘤周围刺联合紫杉醇在干预后2小时时点能够通过调节肿瘤微血管和微环境促进肿瘤局部药物浓度的富集。对此,黄金昶表示:“针刺增加肿瘤局部药物浓度灵感来自于临床,本项研究为瘤周围刺联合化疗增效减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据悉,在针刺联合化疗的研究方向中,研究团队已经在临床开展针刺配合低位直肠癌新辅助化疗降期保肛、针刺配合肺癌化疗降期手术以及针刺配合难治性卵巢癌化疗增效等工作,目前进展顺利。这一研究打开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新局面,有望造福更多患者。
本页关键字:针刺疗法 肿瘤化疗药物 北京中医药大学 黄金昶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辽宁省中医眼科专业技术骨干培训班举办 下一篇:广西深化医改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