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长清
他从医60余年来,对待患者不分贵贱,一视同仁。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乐于助人;他提出了中医平衡学说“治病以脾胃为本,调理气机为先,护胃气为本”“临证用药,以调气为先”“治病之要,以平为期”等学术思想;治肾病、脾胃病、小儿肤燥、小儿谵语多动症,得心应手、疗效满意。
陆长清,男,1930年6月生,河北秦皇岛人,大学本科学历,原青海省中医院院长,儿科主任医师。1947年11月参加工作,从事中医药工作53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医疗系,1964—1965年陕西中医学院师资班和中医研究院中医研究生班毕业,1993年12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001年8月批准为青海省医学首席专家,2002年7月授予青海省名医称号,第一、二、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陆长清从事临床工作66年,涵盖中医药工作53年,是青海省著名的中医儿科专家,在青海省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从医60余年来,对待患者不分贵贱,一视同仁。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乐于助人,受到了广大患者的高度赞许和尊敬,无论老少都亲切地唤他为“陆爷爷”。
时年84岁的陆长清一直坚持门诊,几十年如一日,每周出诊三天。陆长清在为每一个患儿诊治疾病时,亲自诊查,反复研究,慎重用药。他中医药理论知识系统全面,临床经验丰富,四诊详细,谨守病机,辨证确切,用药灵活,理、法、方、药丝丝入扣。中医临证以人为本,将中医的经典所学和自己的长期临床经验整合,形成了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脏腑相关理论为基础,辨病辨证相结合为特点的理论体系;运用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诊治疾病,擅长杂病从“痰”治,慢性病从“脾、肾”治,脾胃病与肝胆合治;调阴阳以平为期,脏腑和谐为准绳,把握机体内环境稳定,脏腑相互资生与制约,以此治病常能获得满意疗效。他提出了中医平衡学说“治病以脾胃为本,调理气机为先,护胃气为本”“临证用药,以调气为先”“治病之要,以平为期”等学术思想。治肾病、脾胃病、小儿肤燥、小儿谵语多动症,得心应手、疗效满意。自制的“蒲连护胃汤”、“小儿止泻散”、“止痛散”、“乙肝散”、“参芪六位益肾汤”和院内制剂润肺止咳合剂、小儿止泻灵冲剂、小儿清热合剂、小儿消咳合剂、小儿消食合剂、止痫灵等应用于临床,疗效独特、价格低廉,赢得患者的认可,切实为青海高原广大农牧民群众提供了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
陆长清多年来总结了一套和患儿沟通技巧,和患儿逗笑间就已经完成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很多患儿在其它医院诊治后病情不见好转,而通过陆长清医师精心诊治,病情逐渐好转。在卫生部全国医院专家挂号网上,收集到患者家属1188条留言,对他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热情的服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
1991年、1997年、1998年、2003年、2007年,陆长清先后任全国、全省和院内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带徒5名。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了陆长清全国名老药专家传承中医工作室,现工作室跟师11人,其中7人为县级中医院科室骨干力量。多年来,陆长清医师带教医学生、基层单位进修医务人员数百人,他不顾高龄,认真备课,诊疗之余,热心地为学员们分析,讲解典型病例,使每位徒弟受益匪浅。徒弟们在跟师期间接受传承教育,临证口授心得,总结了陆长清导师的学术思想,相继发表有关陆长清学术思想的论文10余篇。在临床工作中,徒弟们理论联系实际,宗岐黄、尊古训、勤学经典选编、受益颇深,三年跟师学业有成,现均为科室骨干力量,为青海省培养造就了一批医德高尚、热爱中医事业、中医理论深厚、技术精湛的创新性人才。2009年,陆长清及弟子将其临床经验精华整理、编辑成书,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陆长清临床经验集》。
陆长清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青海高原中医药事业!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德艺双馨,是青海省中医院的医者楷模和典范,是青海人民的福星,更是祖国中医行业的师承模范和宝贵财富!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吴海霞
- 手麻手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肾气不足,肾合jjn助你解开健康密码
- 更年期睡眠不好怎么办,如何以“肾合胶囊”调和阳气不足,重获宁静梦境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