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信有
周信有,男,1921年2月生,汉族,山东牟平人,中共党员,民盟成员,甘肃中医学院教授,甘肃省第五、六届政协委员,甘肃省中医学会名誉理事、张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教授、北京光明中医学院顾问、全国内经专业委员会顾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得全国健康老人、武术八段、才艺长寿星、甘肃省名中医、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中华中医药学会成就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等荣誉称号。全国首批和第二批、甘肃省第三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工作指导老师,2004年被评为甘肃省名中医。2005年6月被国家选定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及传承方法研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总结和传承方法研究)”的专家之一。2010年11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全国181位建立名老中医工作室专家之一。
悬壶济世75载,诊治患者54.8万例
周信有15岁时,周信有便师从安东名中医李景寰、顾德有系统学习中医。1941年(即伪满政府康德八年),伪满政府实行汉医考试,应试合格获得“汉医认许可证”即开始挂牌行医,成立了安东信竹药房,精通内科杂病及急症,屡起沉疴而名声日隆,1949年被公举为安东中医师公会会长,1952年创办安东市第一联合中医院,以善治内科疑难杂病而扬名遐迩。上世纪50年代周信有先后任安东(现辽宁省丹东市)联合中医院院长、安东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安东市人大代表、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和安东市中医师公会会长等职。迄今已从事中医临床70余年。
1960年周信有同志调至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主要从事《内经》教学,兼临床带教工作。在这过程中,他对《内经》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1963年参与主编出版了全国中医学院二版试用教材《内经》讲义。1970年周信有同志响应毛泽东主席“6·26”指示,支持西北中医事业,举家由北京迁至甘肃,先后到临夏市人民医院和临夏自治州人民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在此期间,并兼任当地西医学习中医班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中医妇科的教学工作,以及赤脚医生和临夏自治州卫校的教学任务。1973年3月,周信有同志调至甘肃省新医药研究所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和二年制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的教学工作。1978年甘肃中医学院成立,周信有同志于次年4月调至该院任《内经》教研室主任及教务处处长等职。1981年6月,经甘肃省大专院校教学人员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获得教授任职资格。
从坐诊东北到扎根西北,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行医到现在,周信有诊治的患者多达54.8万人次。时至今日,享受国务院津贴、誉满杏林、96岁高龄的他毅然坚守在基层医疗岗位,不仅坚持每周上两次门诊,而且还经常参加义诊活动,为前来求医的患者耐心诊治。在他的心目中,患者永远是第一位,为患者服务是他矢志不渝的信念,解除患者痛苦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所以不论贫富贵贱,凡投诊其门下的病患他均能一视同仁,竭尽全力予以悉心诊断治疗。
在科研方面,周信有教授主持下,成功研制中药三类新药“舒肝消积丸”(注册文号国Z20010040),对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显著。周信有教授出版著作有《内经类要》、《内经精义》、《决生死秘要》、《中医内科急症证治》、《老年保健》、《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周信有》、《内科专家·周信有》等。其中《内经精义》获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决生死秘要》后经台湾再版发行,对弘扬中医学和交流海峡两岸中医药文化起到积极作用。
扎根西北四十六年,为谋发展五次献言
“一个大夫走到哪里都是看病,甘肃的生活条件差、机会少,但那里更需要好大夫。”凭着这满腔热情和支援甘肃、服务基层的信念,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周信有放弃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吴海霞
- 手麻手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肾气不足,肾合jjn助你解开健康密码
- 更年期睡眠不好怎么办,如何以“肾合胶囊”调和阳气不足,重获宁静梦境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