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亚亭
他擅从肝肾论治妇科病,从脾肾论治老年慢性病,自创的“双补汤”、“清胰汤”、“更年汤”等被临床喜用。主张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是重庆市首批名老中医。
段亚亭,男,1928年3月生,安徽界首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重庆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成都中医学院首届本科六年制毕业生,重庆市中医药学会资深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国家首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曾任重庆市中医院院长、市针灸推拿研究所所长、市中医学会副会长、市针灸学会会长、市中医药高级职称评委、《实用中医药杂志》副主编等职。
临床工作
1、段亚亭从事医疗卫生工作60余年,有深厚的中医理论水平,在中医临床和中医管理工作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每日诊务繁忙。
2、秉承理论依法施治,在上世纪60年代就运用中药尝试治疗“急性胰腺炎”等危急重症,开创了中医治疗急症的先河,创制的“清胰汤”流传至今,仍被临床所习用。
3、对《傅青主女科》研究颇深,认为妇人以血为本,又与肝肾密切相关,故治疗妇科病主张多从肝肾论治,如治疗女子崩漏时,采用补肾、凉血和止血的治疗原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到更年期综合症诸症,以肾阴阳具虚型多见,创制出具有调补阴阳,滋阴涵阳的“更年汤”。
4、在治疗老年人及多种慢性病时常从脾肾论治,他自创的“双补汤”除具补脾肾、益气血功效外,还有保健、预防延缓衰老的作用,该方临证疗效卓著,一直被临床喜用。根据湿邪重浊粘滞,为病无处不到,易侵犯脾胃等特点,创制出用于脾胃虚弱、湿阻中焦引起脾胃功能失调的“除湿汤”。
学术思想
1、他学术上有创见,敢立新。在学术思想上强调整体观念,辨证施治。辨证主张以脏腑为中心,以证为重点,治疗采用以攻主证为主,兼顾其受累脏腑的治疗原则,特别擅用多脏腑辨证方法辨治疾病。他认为人体以脏腑为中心,辨证时一定要从整体观念出发,采用两脏或多脏腑辨证法,才能全面、正确地作出诊断。
2、重“气化”,抓“两本”。他在临床中非常重视调理脾胃和培补肾的气化功能。他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在临床上,无论脾胃自身之病或其他脏腑之病影响脾胃之证都是比较常见的,而久病又多归于肾,所以强调抓“两本”,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3、西学中用,用药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疾病是根据疾病的性质和特点,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立法遣药、消除病因,解决疾病的主要矛盾,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在治疗中,他主张辨证用药与辨病用药相结合的方法,如对盆腔炎,除以中医辨证论治外,他还根据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病理改变的认识,常在处方中加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蒲公英、紫花地丁、红藤、黄柏、银花等药物;对因过敏所致的皮疹患者,在处方中常添加具有抗过敏作用的乌梅;对慢性结肠炎患者,除健脾止泻外,还加入适量的黄连以消炎抗菌,从而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学术继承
行医60多年来,段亚亭不仅用自己“治病救人”的行动传承弘扬中医药,同时满怀激情为后学授业,为中医药工作鼓与呼,时刻关心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不过,段亚亭对继承人的挑选十分严格,”跟师学医学德、医德并重“这是他遴选弟子的标准,他非常注重继承人的品德修养,要求他的继承人首先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其次才是精湛的医术和求学上进的决心。依从严谨的态度,他严格挑选了2位继承人,在他的悉心指导和熏陶下,这两位继承人迅速成长,如今均已成为重庆市的名中医。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段亚亭时常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举办学术讲座,孜孜不倦地传授自己平生所学以及数十年积累的技术经验。对求教的晚学后辈,他总是不厌其烦、真诚相授,从不以名医自居,这让所有接触过他的人都深为感动。
科研成果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吴海霞
- 手麻手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肾气不足,肾合jjn助你解开健康密码
- 更年期睡眠不好怎么办,如何以“肾合胶囊”调和阳气不足,重获宁静梦境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