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光荣
他坚持“大医精诚”,提出中医临床核心理念,创造经方化裁应用模式,形成孙光荣系列经验方。其“安神定志汤”已提供给“神十”航天员。研究、创立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的模式、课件研制大纲。
孙光荣,男,1941年11月生,湖南浏阳人,无党派人士,师承出身。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原任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所长,政协湖南省委员会常委。2000年退休后,受聘为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
幼承庭训,继拜名师,1958年至今执业中医临床55年,在临床同期从事中医药文献研究及中医药文化研究32年、研究生教育16年、远程教育13年、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训9年。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委员、继教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文化分会学术顾问、继教分会第一任主任委员;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训班班主任;全国第五批、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孙光荣传承工作室建设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中西医结合三级医院和平里医院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专家,北京同仁堂中医大师工作室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出版著作23部、发表论文158篇。排名第一或为执笔人荣获的主要奖项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全国优秀图书奖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全国首届中医药科普著作奖一等奖1项等。主编《中华经典养生名言录》为国家新闻出版署等部委推荐的十五本科普著作之一;主持并完成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成果之一《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数据库。
临床方面:注重德业双修,践行“大医精诚”
一、长期坚持门诊,疗效确切:1、坚持“大医精诚”服务理念,廉洁行医,树立中医良好形象。在“三线建设兵团”获得团部“人民的好医生”称号。2、擅长治疗脾胃病、血液病、情志病、肿瘤等疑难杂症,疗效确切,且多次为中央、地方、部队首长做医疗保健服务,受到患者广泛好评。
二、学术经验与临证特点:1、临床基本原则:慈悲为本,仁爱为先,一视同仁。2、临床学术观点:护正防邪,存正抑邪,扶正祛邪。3、临床思辨特点: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3、主讲临床经验231学时。
三、中医临床创新点及主要贡献:1、提出中医临床核心理念。2、创造经方化裁应用模式,形成孙光荣系列经验方。其中,“安神定志汤”已应征提供给“神十”航天员,纳入“伴飞神十,圆梦天宫”项目,获得荣誉证书。
科研方面:坚持潜心学术研究,贡献继承创新成果
创新点及主要贡献:1、总结了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六法”。2、提出中医药文献研究的“四有”原则和“四强”作用。3、最先总结了中医临床的五大特色、六大优势。4、提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效法自然、和谐平衡、济世活人。5、在海内外主讲中医药文化及养生专题89场。
教育方面:开创中医现代远程教育,致力培养优秀临床人才
创新点及主要贡献:1、工作室吸收弟子56人,注重从医德修养、四诊合参、思辨特点、组方用药思路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传授,针对各自主攻病种,为学术继承人传授了经验方。2、研究、创立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的模式、课件研制大纲,已应用于中医药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3、承担、完成了具体负责的第一、二、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近1000名主任医师的培训工作。
四、建言献策:竭诚尽力建言献策,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创新点及主要贡献:1、自1981年起参与国家及部分省市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等调研、起草、论证工作。2、2005年、2013年向国务院主管领导致函或面呈关于凸显中医药特色优势、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纳入国家战略的建议,获得领导重要批示。3、2013年向台湾方面提出中医药交流合作建议方案,获得海峡两岸有关领导大力支持,并已开始付诸实施。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吴海霞
- 手麻手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肾气不足,肾合jjn助你解开健康密码
- 更年期睡眠不好怎么办,如何以“肾合胶囊”调和阳气不足,重获宁静梦境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