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蒸疗法的作用机理
中药熏蒸疗法作用机理在历代文献中已有所涉及,如《外科精义》提出:“溻渍疮肿之法,宣通行表,发散邪气,使疮内消也。"认为熏蒸可发散行表,使邪外散。《外科大成》提出:“……使气血疏通以舒其毒,则易于溃散而无瘀滞也。"又说:“疏通气血,解毒止痛,去痕脱腐。"认为熏蒸可疏通气血而达到活血祛瘀、解毒止痛的功效。 《外科正宗》亦有“使气血得疏,患者自然爽快,亦取瘀滞得通,毒气得解,腐肉得脱,疼痛得减……”。清代医家吴师机的外治疗法专著《理瀹骈文》中对熏蒸疗法作用机理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阐述。该书认为“熏蒸渫洗之能汗,凡病之宜发表者,皆可以此法”,熏蒸的基本作用是“枢也,在中兼表里者也,可以转运阴阳之气也”,“可以折五郁之气而资化源”,“可以升降变化,分清浊而理阴阳。营卫气通,五脏肠胃既和,而九窍皆顺,并达于腠理,行于四肢也”,并认为此法“最妙,内外治贯通在此……可必期其效”。由此可见,熏蒸疗法是具有多种医疗作用的。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除了有抵御外邪侵袭的保护作用外,还有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中药熏蒸就是利用皮肤这些生理特性,使药物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层转运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效。药物熏蒸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环和新陈代谢,并能使体内五脏六腑的“毒气”“邪气”“寒气”通过汗腺迅速排出体外,既扶元固本又消除疲劳,给人以舒畅之感,故能疏通经络、益气养血,调节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养生保健、治疗疾病之目的。西医学认为,熏蒸疗法通过熏、蒸将药力和热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皮肤和患处对药物的吸收,促进血液和淋巴的循环,加强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和体内废物的排泄,有利于组织间液的回流吸收,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调节神经体液,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1.促进血液循环作用 热是一种物理因子,可刺激引起周身体表毛细血管网充分扩张、开放,外周血容迅速增多,导致体内储血重新分布,进而引发全身血液大循环。在疏通腠理、舒张血管、通达血脉、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能增进药物的吸收,而随着红花、丹参、川芎、当归等活血化瘀药物的吸收并发挥药效,又能使因热效应产生的活血化瘀作用更加突出、持久。另有药理实验研究表明,熏蒸疗法有改善模型动物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黏滞度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2.促进药物的吸收作用 中药熏蒸的药物治疗作用直接与皮肤相关,皮肤是人体与外界进行交换的器官。对皮肤体表的痈疽疮疡及各种皮肤病,熏蒸药物的有效成分可直接在接触的肌肤部位产生药效或在向体内转运的透皮吸收过程即发挥其抑菌消炎、杀虫止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
(1)熏蒸中的芳香性、挥发性成分对人体表数以百万计的汗孔、毛囊、皮脂腺等组织有很好的亲和性,在温热状态下,十分有利于这些中药粒子的通过和进入。
(2)皮肤角质层在熏蒸状态温热、水汽、药物的共同作用下被充分水合,水合后的角质层具有很好的亲水性和输运功能,因而是中药粒子进入体内的主要与便捷通道。
(3)生物体细胞的膜结构存有跨膜扩散作用,有利于熏蒸中一定分子量的药物粒子通过此交换渠道进入体内,发挥药疗作用。并且细胞与细胞间并非是天衣无缝的,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并做高速运动的中药粒子可通过细胞、组织的间隙进行渗透,这也是进入体内的方便之路。
(4)中药蒸气熏蒸面部或全身时吸人的中药微粒,经鼻腔、气管、肺脏,最后通过黏膜扩散人血液。呼吸道内表面是黏膜,黏膜没有角质层,黏膜下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组织,更有利于药物分子的透人;而且肺泡接触药物微粒的表面积巨大,吸收迅速。因此,挥发的药物微粒经“鼻腔一肺”通道吸收迅速而完全,起效快,并且没有肝脏的“首过效应”。
(5)透皮促进剂或透皮增效剂的使用。中药熏蒸中常添加酒和醋,实为传统的透皮吸收促进剂。酒具有通血脉、引药性、助药力、行药势的作用,因其具有较好的水、脂兼溶性,又可扩张、通达血脉,故为熏蒸疗法最常用的透皮促进剂,最宜在治疗风、寒、湿引致的痹证或跌打损伤急性期后的化瘀消肿、活血止痛时运用。醋,性味酸、温,具有消痈肿、散瘀滞、杀邪毒之功效,在治疗皮肤的痈疽疮疡和颈、腰、足跟等骨质增生致痛时常用之,亦有很好的发散药性、增加药效之功。除了上述传统的透皮促进剂外,近几年临床广泛使用的新型透皮促进剂为二甲亚砜,5%的用量可明显增加药物的透皮吸收;而氮酮透皮促进作用更为显著,1%的用量即可使某些药物的透皮吸收量成倍增加。
(6)被熏蒸部位的局部温度高于身体其他部位,具有“高温”的特点;熏蒸时有大量水蒸气出现,带有“高湿”的特点;而水蒸气的蒸发挥发出大量中药有效成分,如有浓烈香味的物质酮、醛、醇等油状物,其他的还有各种生物碱、苷类和微量元素等,从而形成“高温”“高湿”“高药物浓度”的局部环境。具有高温、高湿、高药物浓度的中药蒸气,十分有利于中药粒子经皮肤进入体内。
3.产生“发汗”效应 发汗为中医治病基本手法之一,具有解表祛邪、祛风除湿、利水消肿、排泄体内有毒有害物质的功能,可有效清洁机体内环境,维护机体健康,同时发汗可有效调节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而中药熏蒸疗法所产生的热药蒸气,促使汗腺活动增加,汗液分泌增多,并能恢复部分汗腺、皮脂腺的功能;汗液排泄还能带走部分积蓄在体内的毒素和沉积物,清除体内毒素对机体各脏器的损伤。
4.神经、经络调节作用 人体皮肤分布着无数神经感受器和腧穴,而人体信息的传递,正是由这些感受器和腧穴分别通过神经纤维和十二经络组成的信息网络,时刻保持着皮肤一内脏一大脑间频繁的信息传递与调节过程来完成。也即外周传人感觉神经在脊髓段与内脏传人神经发生了交织与联系,从而使传导的信号相互影响。因此,临床上常发现内脏病变时,某一区域皮肤痛觉变得敏感起来,还有可能发生牵涉痛或反射性肌痉挛。中药熏蒸疗法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经络的传导作用而发挥减轻症状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1)在中药熏蒸的热药效应作用下,骨骼肌吸收热量,局部温度升高,导致支配肌梭内的纤维素的兴奋性减弱,同时减轻了向肌纤维的传出冲动,使肌张力下降,肌痉挛缓解,痉挛性疼痛减轻。此外,平滑肌的张力也降低,收缩运动减少、减弱,结缔组织的张力也降低,弹性增加。从而降低骨骼肌、平滑肌和纤维结缔组织的张力,松解肌肉,缓解痉挛。
(2)中药熏蒸气体中所含的芳香化浊、辛香走窜等药物离子作用于全身皮肤、腧穴后,通过神经、经络系统,调节高级神经中枢、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刺激效应,起到迅速调整人体脏腑气血和免疫功能,治愈疾病,改善全身生理状态等作用。并且中药熏蒸的热效应对皮肤的温热刺激作用,或养血补气安神中药的药疗作用,调节神经系统,使人产生一系列如情绪轻松、肌肉松弛、睡眠改善、身心舒畅等生理心理变化;使偏盛偏衰的脏器功能受到有益调节,趋于协调、平衡。
5.抗炎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中药熏蒸疗法可通过下调炎症模型动物血液中异常升高的致炎因子白细胞介素-l(IL-1)水平;降低血液中异常升高的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的含量,抑制TNF -α的表达;抑制血液黏附分子(ICAM -1)的表达,减轻炎性反应;还能显著改善二甲苯致小鼠耳郭肿胀度。现代研究还表明,熏蒸疗法能加速炎症致痛介质的清除,促进局部渗出物的吸收。软组织损伤的共同病理变化是在局部堆积了大量的无菌性炎症产物和致痛化学介质,它们在温热作用下,随血液循环加速而被带走,从而达到止痛目的。当软组织损伤时,局部毛细血管破裂,皮下瘀血,大量组织液渗出,形成局部肿胀疼痛。在温热作用下,随着血液循环的改
善,静脉和淋巴回流加速,渗出液得以迅速吸收、代谢和排泄,从而使肿胀减轻,疼痛缓解。
6.提高免疫力作用 中药蒸气的温热作用,能增加体内脑啡肽的含量,使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周围出现白细胞总数增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加强,大小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加强,淋巴细胞的转化加强,使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从而使化脓性炎症病灶早日局限化、成熟,促使坏死物质迅速脱落、代谢排出。并增进正常新陈代谢作用,使生理机能发挥极致、意识趋于安定而达到身心平衡状态。
7.止痛作用 中药熏蒸疗法是通过热与药的共同作用,可以加速血液、淋巴循环,加强代谢物的排泄,促进炎性致病因子的吸收与排泄。能增强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力,较快缓解肌肉及周围软组织紧张,加速人体对中药的吸收,使局部致痛物质迅速消失,从而使疼痛消失。当感觉神经受到刺激产生的信号作为一种与痛觉信号同时传人脊髓神经再传至大脑中枢时,熏蒸治疗因子可干扰神经通路传递的此痛觉信号,可降低其兴奋性,减弱其传至大脑中枢时的强度,使主观上的痛觉感受减轻。同时,熏蒸热环境加剧了体内神经传递介质或其他相关分子、离子的无序运动,从而在分子或离子水平上阻碍或干扰了痛觉信号传导过程,也起到止痛作用。另外,熏蒸组方中如有延胡索、雷公藤、马钱子、川乌、草乌等中药,本身就有很好的镇痛功效,熏蒸疗法结合这些中药药效可发挥直接止痛或强化上述止痛过程的作用,所以止痛作用更突出。
本页关键字:熏蒸疗法 发汗效应 抗炎作用 止痛作用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熏蒸疗法的特点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寒露养生
- 山东中医健康机构总数达4374个
- 望都县中医医院到中亦达职业培训学校开展健康宣讲
- 望都县中医医院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
- 凤庆县抓实宣传营造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良好氛围
- 以中医之声,致敬七十华章--涉县中医院举办“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
- 白领人士办公室里巧锻炼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