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循按法的操作内容
经络循按法(简称循按法)的内容,有:循揉、循压、循点打、循捏拿、循点弹、循推等,总称为经络循按法。本法施用于上肢和下肢的经脉循行范围。根据病情的需要,还可决定其手法的选择。兹分别予以叙述:
1.循揉
循揉的操作是:在经脉线上进行往返的揉,所以,叫循揉。例如,在上肢的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虎口到肩关节处,为循行范围线,就在这条循行线往返揉。因为在经脉上揉,因而揉圈范围,就大如拇指第一节。但也可根据肢体的不同,予以灵活掌握。揉劲达到揉动肌肉为主,随揉随移,随移随揉,往返3~5次即可。
在随移循揉过程中,既接连,又间隔。接连,是移动时,揉指不离开经脉线;间隔,是揉劲移动后,与前一揉,有相应的距离。这样,移动循揉,除在经脉上揉之外,还应尽可能把循揉落在穴位上。循揉时,可用拇指或中指,以操作顺手为宜。
2.循压
此法,用中指端,在所要循压的经脉线范围内进行。在循压时,与循揉一样,也是沿着经脉的肌肉和穴位往返循压。随移随压,既要接连,又要把压劲保持着相应的距离,以便着重接触到经脉线与经穴上。一般往返进行3?5次。而压劲的手法,要较为重些。但以患者不感到痛苦,而且循压之后,感到舒服为标准。
3.循点打
点打,仍然按照所选的循行范围进行。揉作过程,要按照皮肤点打法的重手法的要求及具体打法往返作3~5次即可。
4.循捏拿
捏拿,是用拇指和中指进行操作。“捏”是沿着经脉捏肌肉;“拿”是拿循行范围选定的几穴进行拿穴。用拇指拿压在穴位上,中指贴近穴位附近的肌肉,以助拇指的拿劲。即随拿穴,随移动,捏与拿结合操作往返3~5次。捏拿手法的轻重量,总以患者不感到痛苦为好。
5.循点弹
点弹,与点打不同。点打,是离开皮肤往经脉线上打;点弹,是用中指端接触到经脉线,或经穴上之后,振荡式的往深部压。这样,不但不同于点打,也不同于按和压。所以,就叫做点弹。本法也是移动性往返操作,一般也做3~5次。
6.循推
循推,是在预选的经脉线范围内往返循推。但一般循推,都是根据经脉循推的方向,以补泻法进行循推。根据手法对病情的适用,把循推法又分为经络循推补泻(一)和经络循推补泻(二)。兹分别叙述于下:
经络循推补泻(一):用拇指侧面,沿着经脉线推住皮肤推。如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到曲池穴部分。在此经用挥法时,则从曲池穴推至合谷穴为一次,共推36次。以6为阴数,即推6个阴数。六六相乘,共推36数;推时,连续推6次后,稍停再推。每推6次,都是稍停再推,以资区别泻法,为阴数。在此经用补法时,则从合谷穴推至曲池穴为一次,共推81次。以9为阳数,即推9个阳数。九九相乘,共推81数;推时,连续推9次后,稍停再推。每推9次,都是稍停再推,以资区别补法,为阳数。
经络循推补泻(二)本法的原则是:先泻后补。即泻推与捏提相结合,补推与压按相结合。
泻推捏提是:一手在主穴位局部,用拇、食、中指,捏住肌肉上提。在捏提的同时,另一手,以手掌逆着经脉来的方向,沿着经脉循行所要循推的范围推。例如,腰疼为足太阳膀胱经,一手捏住腰疼局部的穴位捏提;另一手掌,由腿肚推到臀部处为一次,共推18次,为循推
泻法。把捏提与循推动作协调起来,形成统一性。做完循推泻法之后,接着做循推、压按的补法;一手压在原泻推的经脉范围和捏提的部位上,把捏提变为用手掌压按;在压按的同时,仍用原循推的手掌,从臀部之下向着腿肚处推。也就是从上往下,顺着经脉去的方向推,从臀部推至腿肚为一次,共推27次。泻推18次,是以3个6阴数组成;补推27次,是以3个9阳数组成。如果泻推6个6阴数,为36数时,那么,补推则6个9阳数,为54数。为此,以上循推补泻的推数比例,可根据临证需要适当应用。
本页关键字:经络循按法的操作内容 经络循按法 中医点穴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经络循按法的作用 下一篇:点穴手法之经络循按法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29日快讯
- 冬季养生两款药膳
- 三盘落地势导引法:增强免疫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29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