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联用法中五行的具体含义
井、荥、俞、经、合,是十二经脉的每一条经脉中的五个俞穴及其不同部位的区别。其部位的含义,按《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篇的论述是:“所出为井”。是说经脉流注好像和泉水一样,开始流出。“所溜为荥”。是说经脉刚刚流出,就像细水流动一样。“所注为俞”。是形容经脉转输到更大渠道似的。“所行为经”。是形容经脉由此通过。“所入为合”。是说经脉到此,则流注汇合。
五俞穴,在手经的分布,是从手到肘;足经上的分布,是从足到膝。人体手五指、足五趾,以应五行与五脏。故五俞穴,起于手指与足趾。手到肘,为上肢活动最多和最灵敏的部位:而足趾到膝,也为下肢活动最多和最灵敏的部位。之所以灵敏,既为先天与后天功能结合的继续,也受脏腑气化的输注。不仅如此,且手指到肘,为五个活动关节,也象征五行。所以,手指到肘和足趾到膝,每一条经脉,都分布着五个俞穴。五个俞穴的每一穴,都在关节活动处,尤其手三阳经更为明显。由以上这些认识和研究,就可以证明五俞穴的位置是恰当的。而井、荥、俞、经、合各穴部位,见十四经。五俞穴与五行的配合:十二经脉,在全身分为六阳经和六阴经。凡是阳经的井穴,五俞穴的第一个穴位,即为金;凡是阴经的井穴,即为木。五俞穴,以阳井金,阴井木为起点。从手指到肘,从足趾到膝,依次按相生排列。
阳井金的排列,以手阳明大肠经为例,第一为井金商阳穴,金生水。本穴为开始,形容其“所出为井”(属金)。第二为荥水,“所溜为荥”二间穴,水生木。第三为俞木,“所注为俞”三间穴,木生火。第四为经火,“所行为经”阳溪穴,火生土。第五为合土,“所入为合”曲池穴,土生金。而土生金,则成为相生反复循环,即金生水……依次类推。
井穴,起于手指与足趾,以其末梢回流差,则形容其如井。逐步以井、荥、俞、经、合等名,以区别各个部位气血流注的不同性质。食指端到本节后分布三穴,第一、二节活动差,第三节则活动好,与井、荥、俞三穴的形容甚为符合。阳溪穴,在手腕部位,上下活动很自如,犹如所行为经。曲池穴,在肘部而合多开少,所以,叫所入为合,即指经气从此入里。曲池穴到迎香穴还有九穴,都是主治局部病症。这也证实五俞穴到曲池(由手指端井穴开始,到曲池合穴为止)则入里,这也符合所入为合的理论。
阴井木的排列,以手太阴肺经为例,第一井木少商穴,木生火。第二荥火鱼际穴,火生土。第三俞土太渊穴,土生金。第四经金经渠穴,金生水。第五合水尺泽穴,水生木。由尺泽水,相生少商木,就成为相生的循环。
阳井金和阴井木的理论分析如下:根据十二经脉气血循行开始于肺(此为手经),是由里往外和从阴到阳的循行。到头部,即诸阳之首的手足阳经交接之处。足阳经,是从头部往下,由阳到阴和从外往里的循行。十二经脉的气血循行规律,就是这样。手足阴阳经脉互相连接,阴升阳降,循环到最后一经的足厥阴肝经,为一个昼夜。也就是一个周天。在这一昼夜的周天运行中,是由里往外和从阴到阳,然后,再由阳到阴和从外往里。这样,就形成始于肺和终于肝的周而复始的不断循行,发挥其肺金与肝木,对气血循行的功能作用。气血的循行,也就是气血的生成。这在《素问经》天元纪大论篇指出:“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
肺属金,肺主气,气为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这是气血不可分割的关系。气为血帅,故而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血循行开始时,即从内往外和由里达表的伸张性循行,属阳。因而,凡是阳经井穴,即配以肺金。肝属木,肝主筋,筋有弹性,且具有收缩性。肝有藏血之功能,所以,气血循行进入最后的肝经,收缩性的从外往里循行,属阴。因而,凡是阴经井穴,即配以肝木。从全身气血循行来说,起于肺金,终于肝木。按阳经来说,起于井金;按阴经来说,起于井木。每一经脉相互联系,即阴阳各经相互交接,气血不断循环于其间,即阳经井金和阴经井木的概念。
五行,木、火、土、金、水,是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则五脏与五行所属:即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五脏,是主宰全身气血、筋骨、肌肉的重要器官。五脏分别所主:肝主筋,心主血,脾主肌肉,肺主气,肾主骨。按五脏所主的部位,筋骨在人体深部,气血在浅,肌肉在中。它和心、肺居人体上部(上焦),肝、肾居下部(下焦)、脾、胃中部(中焦),完全一致。
以上论述,是五行联用法的理论根据。下面分别介绍五行联用法的名称,手法次序和具体操作,五行联用法的作用和应用等。
本页关键字:五行联用法中五行的具体含义 五行联用法 中医点穴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五行联用法的操作次序 下一篇:五行联用法的名称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29日快讯
- 冬季养生两款药膳
- 三盘落地势导引法:增强免疫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29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