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特色 --> 中医踩跷 --> 踩跷摩擦类脚法--脚推法

踩跷摩擦类脚法--脚推法

医者站在患者身上,用单脚或双脚向一个方向进行滑动的方法,称为脚推法。

定义:医者站在患者身上,用单脚或双脚向一个方向进行滑动的方法,称为脚推法。按其运动方向不同,可分为脚直推法、脚合推法、脚分推法和足滑推法:

(一)脚直推法

定义:以足掌或足跟在被施术部位上进行直线推动的方法。

操作:术者双手握踩床扶手,提气轻身,控制自重,以单足或双足踩压在施术部位,以足的不同部位着力,在腰背部及下肢进行直线推动,反复操作数次。

要领:操作时动作要稳,速度要匀,不可左右滑动。单脚推时,只需双手握住横杠即可;双脚推时,两脚半屈,两前臂撑住横杠。

功效:舒筋活络,疏理气血,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解痉止痛,解除疲劳。

适用范围:腰背部,四肢。

1.足掌直推法

定义:医者以足掌在患者的着力部位上进行直线匀速推动的方法。

操作:术者双手握踩床横杆,控制自重,以单足足掌为着力点,在腰背四肢进行直线推动,反复操作。

要领:以足掌为着力点,用力要均匀、缓和、深透,使患者局部有温热、酸胀、舒适感为宜。

功效:理筋通气,活血祛瘀,解除疲劳。

适用范围:腰背部,四肢内、外侧。

2.足跟直推法

定义:医者以足跟在患者的着力部位上进行直线匀速推动的方法。

操作:医者站立于踩床的一侧,嘱咐患者俯卧,医者双手握住踩床的横杠,提气轻身,控制自重,双足踩压在施治部位,再用足跟部沿腰部、背部、循经路线或沿肌肉的走向,从患者身体的上部向下部及四肢推动。

要领:踝部灵活,下踩时须嘱咐患者呼气,抬足时吸气,不可憋气及过度紧张。力量达深部,不可左右滑动。

适用范围:脊柱两侧,大腿后侧。

3.足尖直推法

定义:以脚五趾趾腹为着力点在施术部位上进行匀速直线推动。

操作:医者两手扶踩床横杠,提气轻身,控制自重,双足五趾腹踩在施治部位上,沿循经路线或肌肉走行,做直线推动。

要领:以脚五趾趾腹为着力点,用力要均匀、缓和,力度稍轻,达皮下,使患者局部有温热、舒适感为宜。

功效:活血祛瘀,理筋通气,解除疲劳。

适用范围:四肢内、外侧,尤以小腿为多。

(二)双脚分推法

定义:双脚着力于患者一定施术部位,分别从一点向两相反方向推动,称为足分推法。

操作:术者坐于头侧坐板上,面向足运气于趾端向前,两足自大椎穴处以中度力量,低频率向两侧分推。

要领:双足着力要均匀一致,力度达皮下或肌层,分推要平稳,不可跳跃。

功效:通经活络,宁心安神,分理筋结,化瘀,消肿止痛,温散风寒,强壮腰膝。

适用范围:腰背部,胸腹部。

(三)足合推法

定义:医者用足(掌、跟)在患者臀、腰、背、肩等部位,左右足(掌、跟)由两个相反方向推至中心部位的方法。

操作:医者面向一一侧扶手杠,两手扶杠,支撑体重,两脚分别从大椎和长强穴推向腰背中心。也可坐于头部坐板上,横向做合推。

要领:双足的力量均匀一致,不可滑脱。在第十一、十二肋处动作要轻,避免发生危险。

功效:疏经通络,理气止痛,调和气血,活血散瘀。

适用范围:肩背部,腰部。

(四)足滑推法

定义:医者以双足足掌自受术者项部,经背部、下肢之膀胱经路线缓缓推至踝部的方法。

操作:术者双足站于受术者项下部,半蹲,面向足,体略前倾,抓稳扶手,双足沿背部、下肢膀胱经路线向下滑推到足踝部。

要领:医者要掌握好自身重心位置,及足掌与足跟在滑推至不同部位时力量关系的变化,动作要均匀、缓和、自如。

功效: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解除疲劳。

适用范围:腰背部,大腿后侧。

本页关键字:摩擦类脚法  脚推法  脚直推法  双脚分推法  足滑推法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踩跷摩擦类脚法--脚擦法        下一篇:

>> 返回中医踩跷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