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益胃散治疗消化性溃疡
方药组成:炙黄芪20克,茯苓20克,木香15克,槟榔15克,干姜9克,焦白术20克,当归25克,砂仁18克,石斛20克,黄连9克,炙甘草9克,党参20 克,炒杜仲15克,苏梗15克,青蒿15克,鹿茸9克,山药25克,草果15克,姜黄15克,藿梗15克。上药为散剂,每服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此方为已故贵州名医石玉书先生所撰,为治疗慢性虚寒型胃、十二指肠溃疡之专用方。此类消化性溃疡多有明确诊断,病程较长,其体质多虚弱,病人消瘦,胃脘近心窝处隐痛或痛甚,疼痛或引胁背或胸中,多食则加重,饥饿亦加重,夜间疼痛尤甚,泛酸嗳气,或吐涎沫,喜温喜按,面色多晦滞或泛青,舌淡或紫,脉沉紧细弦或涩。胃、十二指肠初起者多有寒实,若病久不愈,脾胃气血渐虚而寒气渐化郁热,石氏认为寒热虚实错杂本是其临床辨证之特点,而基本问题则系脾胃气血之虚寒,且肝胃气机已明显阻遏,脉络亦常见瘀滞,主要治则当为补中气而益精血,行气消导,兼顾营分与郁达之热。
本方初看似乎繁杂,而合之为散剂,则寒温相适,升降并调,虚实并理,因直接作用于胃肠,较之汤剂更切实用。
方中炙黄芪、炙甘草、山药、焦白术、茯苓、当归补气升阳,温中止痛,和血而托毒生肌,利于全身之气血,亦利于局部之溃疡。木香、苏梗、藿梗、草果、槟榔、干姜、姜黄、砂仁,行消胃肠中积年之冷寒滞气与食积并膈上久蓄之寒痰,可止胃脘之疼痛。石斛甘平而润,于大队益气健胃温中药中,可厚肠胃,通血脉而保阴津,此药在此方中甚为重要,不可或缺。黄连、青蒿清胃肠中湿郁之热。炒杜仲补肾气而利脾胃。本方主要在鹿茸,查古今诸多胃病方剂,皆无此药。考鹿茸甘咸而温,生精补髓,养血益阳气,治诸多虚损。凡疮疡久溃不敛,疮肿内陷不起,鹿茸有内托升陷之功能,其功力非草木类药可比。胃及十二指肠之病变,本因脾胃不足以致湿热蕴结而渐成,虽非细菌感染所致外科痈疽,亦可视其为一类,其所以久溃不敛,乃因气虚血少,肾精亏乏,故肌肉难长,实同阴疽病理,鹿茸之用于此,正是基于此种考虑。
运用本方当注意以久病虚寒为适用者,胃、十二指肠溃疡者亦有偏热者,其胃脘轻痛,咽干口苦,舌红苔黄,自不宜本方。有消化道出血倾向者,可加三七、白及于方中。若慢性胃炎属虚寒气滞血瘀者,本方亦有较好疗效。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29日快讯
- 冬季养生两款药膳
- 三盘落地势导引法:增强免疫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29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