鳢肠种植栽培技术
鳢肠喜生于湿润之处,见于路边、田边、塘边及河岸,亦生于潮湿荒地或丢荒的水田中,常与马齿觅(Portulacaoleracea)、白花蛇舌草、(Hedyoftisdiffusa)、千金子(Leptochloachinensis)等伴生。
生活习性
鳢肠喜生于湿润之处,见于路边、田边、塘边及河岸,亦生于潮湿荒地或丢荒的水田中,常与马齿觅(Portulacaoleracea)、白花蛇舌草、(Hedyoftisdiffusa)、千金子(Leptochloachinensis)等伴生。耐阴性强,能在阴湿地上良好生长。不耐干旱,在稍干旱之地,植株矮小,生长不良。野生状态下,鳢肠5–8月开花,开花20–30天后种子成熟,全株成熟后腐烂,自行消失。在人工播种的情况下,播种至出苗需1一2个月,出苗至开花南非20一30天,开花至成熟15一20夭,花期可延长至约1个月。然后全株枯死。
种子萌发
鳢肠种子对水分胁迫比较敏感,只能在较高的水势条件下萌发,因此此水田环境比旱田更有利于鳢肠萌发生。且鳢肠是一种喜温性植物,在其他条件适宜时,当温度达到20℃时,就能充分萌发。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春季4月按行距30cm,开条沟、深2-3,将种子均匀播入,薄覆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稍加镇压,浇水。约经15d左右出苗。
田间管理
苗高3-5cm间苗,按株距8-10cm定苗。应注意松土除草,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追施稀人粪尿。5-6月再施1次人畜粪肥,生长旺盛期增施过磷酸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