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常识 --> 中药种贮 --> 八仙花叶片发黄

八仙花叶片发黄

八仙花,又名草绣球,为落叶亚灌木。伞房花序,顶生,球形,直径达20厘米,花白,红或蓝色。因八仙花花大色美,花期长,适植于庭院或作盆栽观赏,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

八仙花,又名草绣球,为落叶亚灌木。伞房花序,顶生,球形,直径达20厘米,花白,红或蓝色。因八仙花花大色美,花期长,适植于庭院或作盆栽观赏,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但常易出现叶子变黄、落叶、甚至全株枯死现象,成为八仙花莳养者的一个难题。八仙花的叶片为何发黄,又怎样防治呢?现介绍如下:

缺铁或土壤碱化 引起八仙花叶片发黄的原因较多,但常见的叶子发黄大都是由于生理性缺铁引起的。因其为酸性植物,如用碱性土壤栽种或长期浇含碱性较多的水或肥料,导致土壤中可溶性铁缺乏,则叶色逐渐由绿变黄。植株受害后先是枝梢顶端的幼嫩叶表现出黄叶,叶肉变成淡黄色或黄色,但叶脉仍为绿色,随着病情发展,整株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缘枯焦,并自行凋萎脱落。发现时,应每隔10~20天浇施0.2%硫酸亚铁,或0.2%磷酸二氢钾液,或150~250倍食用米醋液(轮流使用最佳,亦可叶面喷施),连续3~4次即可使叶片由黄转绿,也能使碱性土壤变成微酸性。也可在栽培土壤中掺入硫磺粉(1立方土掺入100~200克硫磺粉)其有效期可维持2~3年;在春、秋季生长期每隔半个月施一次矾肥水或0.2%硫酸亚铁液,这样能防止黄化病发生,促进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明亮。

八仙花

光照太强或不足 八仙花耐阴,忌烈日直射,在散射光下生长良好。如夏季叶片发黄发白、有黄褐斑点出现,为日光灼伤、光照太强所致,应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防止日光直射。同时,常向叶上或四周洒清水,增加空气湿度,这样受害轻的叶片大都可恢复绿色。若光照不足,枝条纤细徒长,节间距长,叶片瘦弱,大而薄,叶色发黄,应增加光照时间,慢慢即可恢复。

浇水不当 八仙花喜湿润,但怕积水和干旱。若浇水过多,盆土内部缺氧,致使根部腐烂,叶片便逐渐变黄、暗淡无光,甚至脱落,此时应暂停浇水,并松土晾干,待干透了再浇水。雨后应及时将盆内积水倒掉;若浇水过少,盆土过干,就会造成根系经常吸收不到水分,叶尖干枯发黄,下部叶片枯黄脱落,此时应先浇少量水,过半小时后再浇透水,同时向枝叶喷洒清水。因此,八仙花浇水应干透浇透,切忌浇半截水(拦腰水)。

施肥过量或长期缺肥 在施肥过程中,若追肥过浓或施入生肥,易引起“烧根”,导致叶片焦黄脱落,这时应暂停施肥,并增加浇水量,使肥料从盆底排水孔流出或立即倒盆除去肥料,然后用清水冲洗土壤,换进新的培养土。若长期没有换土加肥,尤其是缺氮肥,养分供应不足,叶片也会失绿发黄,此时应及时换入新的含氮素的肥沃、疏松土壤,并每10天左右浇一次稀薄液肥或复合肥,并注意及时浇“还魂”水,不久,叶片将由黄变绿。

八仙花芽枯病的病原与防治

症状:露地栽培的植株,易发生于密集的球形花丛,使之产生水渍状腐烂。温室栽培时,容易发生芽变黑并枯萎。

病原:病原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隶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葡萄孢属真菌。

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中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植株。分生孢子在生长季节,可重复侵染寄主。温暖潮湿条件下,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

1、减少侵染来源:彻底清除病残体,集中销毁。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苯来特800- 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喷2-3次。温室储藏期,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苯来特1 000倍液防治。

本页关键字:八仙花叶片发黄  八仙花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药用植物菟丝子为害藜        下一篇:三七根腐病防治

>> 返回中药种贮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