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常识 --> 中药种贮 --> 中药材栽培技术要点

中药材栽培技术要点

间苗、定苗 中药材的种子具有成熟度不一致的现象,播种时常加大播量,因此,易造成出苗后密度大,必须及时间苗。在子叶出土后3~5天内进行,除去过密、瘦弱和有病虫的幼苗。

一、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 中药材的种子具有成熟度不一致的现象,播种时常加大播量,因此,易造成出苗后密度大,必须及时间苗。在子叶出土后3~5天内进行,除去过密、瘦弱和有病虫的幼苗。间苗、定苗 中药材的种子具有成熟度不一致的现象,播种时常加大播量,因此,易造成出苗后密度大,必须及时间苗。在子叶出土后3~5天内进行,除去过密、瘦弱和有病虫的幼苗。到10厘米左右,及时定苗,留苗密度视品种和苗情长势灵活掌握,适当密植是增产的关键。

2、中耕培土和除草 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消灭杂草,增加土壤通透性,如元参、地黄等全生育需多次中耕。培土可以保护芽头,增加地温,利于块根、块茎膨大,如元参、半夏等。药材田间杂草防除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幼苗长势弱,生长时间长,要进行多次除草。

3、施肥 中药材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氮、磷、钾三元素需要量大,不同种类喜肥的规律也不同,施肥的总原则是:1~2年生及全草类药材,苗期应多施氮肥,促茎叶生长,中、后期追施磷、钾肥;多年生及根和地下茎类药材,整地时要施足有机肥,生长期需追三次肥,第一次在春季萌发后,第二次在花芽分化期,第三次在花后果前,冬季进入休眠前还要重施越冬肥。

4、灌溉与排水 一般中药材在生育前期和后期需水较少,生育中期生长旺盛、需水多,需水临界期多在开花前后,但不同种类也有区别。瓜类在开花成熟期,禾本科如薏苡在拔节期,黄芪在幼苗期。耐旱力强的中药材有知母甘草红花、黄芪等,如果适时灌溉能促进产量大幅度提高。药材幼苗期根系不发达,最易遭受旱害,要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根及根茎类的药材,最怕田间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多。土壤中水多气少,根呼吸减弱,影响生育,易死亡,所以,在雨季一定要注意田间排涝。

5、株形调整 可人为调整生长发育速度,提高田间通透性,使植株发育健壮,通过抑制无效器官生长,促进商品部位发育壮大并提高品质。草本类的株形调整主要有摘心、打杈、摘蕾、摘叶、修根等。木本类的有整形、修剪。生长调节剂也可在药材上试验应用,通过化控手段,可以延长地上茎叶寿命,促地下根及茎生长,打破种子休眠,调控花芽生长等。

6、其他管理措施 阴生的中药材忌强光直射,要搭棚遮阴,如人参西洋参等,或是种植高秆作物遮阴,如天南星可套种玉米遮阴。攀援、藤本和蔓生的如山药党参、栝楼等需要搭立支架。防冻害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技术环节,云南易出现“倒春寒”,应注意防治霜冻。调整播种期、科学肥水管理,可以培育健壮个体,提高植株抗性。

7、病虫害防治 为害叶部的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锈病、叶斑病、叶枯病和病毒病;为害根部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绢病、线虫病;为害茎部的病害有立枯病、枯萎病、菌核病;为害果实和种子的病害有枸杞黑果病和薏苡黑穗。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蚜虫、叶蝉、鳞翅目幼虫等。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总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禁止使用剧毒、残效长的农药。

二、采收加工

多年生药材应在适宜的年限采收,年限不够,有效成分含量低,年限过长,有效成分含量下降。果实和种子类药材适期采收,能提高收获效率。生产种子和种栽,适期采收更为重要,否则难保种子和种栽质量。

多数药材都需要在产地进行粗加工,以防止霉烂变质,保持药效,也利于运输和贮藏。不同种类的药材,加工方法也不同,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

本页关键字:中药材栽培技术要点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当归提前抽苔的原因        下一篇:不能作药材种肥的三类肥

>> 返回中药种贮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