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时节药材的适时管理
三伏时节,高温高湿,正是家种中药材旺长的有利时机,此时杂草也丛生,同时也是各种药材病毒、病菌高发季节。这时,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均在35℃以上,有的甚至高达40℃以上,极易造成干旱;同时又是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多发季节,又易造成水灾。三夏药材管理已成为生产种植的关键,如管理得当增产增收,若管理不当,不仅造成大幅度减产,而且有可能造成绝收。因此,应注重三伏时节的药材管理。
一、旱浇涝排 预防虫害
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节,一般气温均在35℃以上。在太阳直射下地表温度可达45℃以上,有时会更高。这样的温度极易造成干旱,小苗药材和半遮阴性药材应灌溉保墒降温,时间应选择在上午9点以前和下午6点以后。在三伏这个时节也是除草保墒的最佳季节.农谚说“三天一小旱,十天一大旱”,是说在三伏天如果三天不下雨就意味着干旱已开始了,若十天不下雨将是大旱时节。由于夏季热带气流的形成,极易造成强降雨和台风、冰雹等灾害天气。这时应注意排涝。切记不能让农田积水。若不将积水及时排出一是容易淹死药材,二是由于气温高使地表水温升高而烫死药材。1998年的水灾使浙江白术几乎绝收。高温高湿又容易发生虫害,像板蓝根的叶青虫,白芍的根部地老虎等。整个夏季中药材无论是在地上或地下,叶面或径杆均易发生虫害。这时,应抓紧预防,以便增产增收。
二、科技创新 技术增收
中药材在几千年漫漫历史长河中,人们在治病和防病的同时不仅成功掌握了药理作用,而且在种植加工技术方面总结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将现代科技充分应用到管理技术之中,有效的减少了因自然灾害而造成的损失,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例如决明子,由于该品种是一年生半灌木类药材,夏季植株高大,大风极易造成倒伏,而导致大幅度减产,可在伏天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两次化控(即化学方法控制生长,具体方法是用缩节胺按一定比例在头伏和末伏各喷打一次)。这样可使决明子植株高度从原来的1.5~1.8m缩短到0.8~1.2m,且主杆粗壮,枝部紧密,不易倒伏。经对比施药的决明子可提高产量25%。白术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极易感染病菌。在三伏利用多菌灵每七天防治一次可以大大降低病毒病菌的发生,从而提高产量15%以上。三伏时节又是药材补充养分的最佳时机。因为这时候药材最容易吸收养分,喷洒药剂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例如叶面增肥用叶面宝、磷酸二氢氨;根部增肥用庞大素等。科技创新在中药材方面的广泛应用是当前家种药材增产增收的有利保证。
三、适时采收 变废为宝
三伏时节是部分中药材采收的最佳时机,适时采收是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据报道,薄荷在三伏时节采收能提高薄荷油的产量25%以上。原因是,这时的薄荷植株最茂盛,下部黄叶不容易形成,此时出油率最高,同时也是采摘薄荷叶及薄荷全草的最佳时机。板蓝根在三伏天集中采割一次叶,既能增收,又有利于通风采光,从而提高根部产量。半枝莲在中伏收割二茬是最佳时机,如果不适时采收,在秋季到来之前,将会开花结子,停止生长;在二茬收割后浇水施肥,在秋后还能收获一次。青蒿一年中收获的最佳时机是末伏。过早则青蒿素含量将大大降低从而失去药用价值;过晚则径杆木质、叶变黄,青蒿素含量降低。因此中药材只有适时采收,才能变废为宝,增产增收。
本页关键字:三伏时节药材的适时管理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红花与决明子套种可高产 下一篇:中药材发展前景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