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常识 --> 中药种贮 --> 薄荷白粉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

薄荷白粉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

菌丝体生于叶两面或茎上,分生孢子桶形至柱形或近柱形,大小22.9-38.1×13.9-17.8微米;子事宜果黑褐色扁球形,散生或近聚生,大小90-120微米,个别150微米。

拉丁学名:Erysiphe biocellata Ehrenb.

为害作物:薄荷等多种作物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茎,叶两面生白色粉状斑,存留。初生无定形斑片,后融合,或近存留。后期有的消失。

病原菌形态特征:菌丝体生于叶两面或茎上,分生孢子桶形至柱形或近柱形,大小22.9-38.1×13.9-17.8微米;子事宜果黑褐色扁球形,散生或近聚生,大小90-120微米,个别150微米。壁细胞不规则多角形,直径6.3-17.8微米;具12-69根附属丝,不分枝或具1-2次不规则分枝,弯曲或呈曲膝状至扭曲状,缠结在一起,长为子囊果直径的0.5-1.5倍,个别达2倍,褐色或浅褐色,壁薄,粗糙。少数平滑,具隔1-6个,长45-215微米,个别258微米,宽4.3-6.3微米,等粗或局部不匀;,卵形或椭圆形,近球形或不规则形,具长柄或无柄至近无柄,内含油球,大小48.3-81.3×25.4-38.1微米;具2个子囊孢子,个别3-4个,带黄色,卵形至广卵形,大小20.3-27.9×13.9-17.8微米。

分类属性:称小二孢白粉菌,属子囊亚门真菌。

分布区域:江苏、广东、四川云南等地。

发病特点:病菌以子囊果或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春子囊果散发出成熟的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菌丝体越冬后也可直接产生分生孢子传播蔓延,薄荷生长期间叶上可不断产生分季孢子,借气流进行多次再侵染。生长后期才又产生子囊果进行越冬。田间管理粗放,植株生长衰弱易发病。

防治方法:冬季清除病落叶及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田间不宜栽植过密,注意通风光。发病初期开始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60%防霉宝2号水溶性粉剂800倍液,40%达科宁悬浮剂600-7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隔7-10天1次,边疆防治2-3次。病情严重的可选用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40%福星乳油9000倍液。

常用药剂: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 60%防霉宝2号水溶性粉剂 40%达科宁悬浮剂 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 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 25%敌力脱乳油 40%福星乳油。

本页关键字:薄荷白粉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  薄荷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杜仲的栽培技术及其越冬养护        下一篇:穿心莲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 返回中药种贮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